聚焦糖酒会丨专访果酒产业大会主席周劲松: 果酒规模增速远超啤酒和白酒

admin 阅读:49698 2025年03月31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文静 成都报道

全国糖酒会创办112届以来,有一个品类今年第一次举办酒展。和其他酒种,尤其是白酒、啤酒和葡萄酒市场规模萎缩相比,它逆势而上,近年来深受年轻消费者青睐,市场规模越做越大,增速远远超过其他酒种,那就是中国特色果酒赛道。

3月23日,第一届中国特色果酒展在成都大鼎世纪大酒店开展,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家果酒生产企业、辅料及设备配套企业集中亮相,广州白云山陈李济药厂有限公司现场还与同样来自广州的顺昌源果酒宣告强强联合,共同打造“陈皮梅酒”。

聚焦糖酒会丨专访果酒产业大会主席周劲松: 果酒规模增速远超啤酒和白酒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全国糖酒会上的第一次果酒展 图源:果酒产业发展大会组委会

和特色果酒展同时举办的是第四届中国果酒产业发展大会,二者均由果酒产业发展大会组委会主办,贵州茅台(集团)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协办。会议间隙,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采访了果酒产业发展大会组委会主席、《中国果酒产业年度发展报告》主编周劲松。他表示,短短6年时间,中国特色果酒的销售额年复合增长率已远超白酒、啤酒和葡萄酒增速

果酒产业迎来爆发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下称21世纪):不少人认为中国迎来了果酒产业的爆发期,对此你怎么看?

周劲松:确实如此。果酒产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从2018年以后到2024年,已经从一个生产企业少、市场规模小的行业发展到现在全国果酒生产企业大约600-700家。从收集的企业数据来看,2024年,中国的水果酒市场规模已超200亿元,不包括采用水果酿造的精酿啤酒、鸡尾酒和威士忌,纯水果酿造的中国特色果酒已接近中国葡萄酒和进口葡萄酒的市场规模总和300亿元左右。

果酒产业发展大会组委会主席周劲松 图源:大会组委会

果酒产业在2020年-2021年是高增长期,市场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70%-80%。即便经历了最近两三年行业深度调整,到2024年,果酒的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依然超过30%。这是什么概念?果酒远远超过白酒和啤酒销售收入的增长速度。有可能到2025年底,中国果酒的市场规模达到或超过葡萄酒的市场规模。

所以有专家预测,再过3-5年,如果依然按30%的年复合增长率来预算,果酒产业的市场规模应该接近1000亿元。

21世纪:在2024年中酒协理事会(扩大)会议上,酒协果酒专委会也预测再过5年,果酒产业可能会发展为千亿产业。那么在迈向千亿级市场规模的路上,行业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

周劲松第一是提高品质,这是核心

第二是特定消费场景的打造。人们一提到白酒、啤酒和葡萄酒,大致可以知道在什么场景下喝,但现在对饮用果酒的场景还不太清晰。可以看到的是,从梅见到茅台悠蜜,这两年厂家都在花大力气培养消费场景。

第三是消费文化。其实,果酒是中国最早的酒。水果掉在地上,自然发酵后就变成了果酒。但特色果酒后来没有赶上工业化的浪潮,所以相关文化没有人提炼。今年,四川省已经率先启动了本省特色果酒文化的梳理。四川果酒有持续不断200年的酿造历史,从40年代到现在生产一直没断代。

四川果酒 图源:大会组委会

21世纪:露酒已经成为四大类饮料酒之一。果酒是不是横跨多种酿酒工艺?

周劲松:按照国标《国家饮料酒术语及分类》,果酒常规分三大类:发酵型果酒,以水果或果汁(浆)为主要原料,经全部或部分酒精发酵酿制而成的,含有一定酒精度的发酵酒;

配制型果酒,以发酵酒、蒸馏和食用酒精等为酒基,加入水果进行浸泡或直接加入果汁,可添加食品添加剂,经调配加工而成的配制酒;

第三类是水果蒸馏酒,也就是水果白酒,以水果或果汁(浆)为原料,经发酵、蒸馏完成的蒸馏酒。一次蒸馏、二次蒸馏变成40度、50度、60度,今天果展上就有荔枝蒸馏酒,梨子蒸馏酒。此外,果酒还有第四大类属于水果露酒

果酒出海需要提升技术和统一标准

21世纪: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都提到了白酒出海和黄酒出海。本届中国果酒产业发展大会上,出海是一大热点。果酒出海有无进展?

周劲松:果酒目前在全国是小品类,生产企业多但影响力小,没有发出强大的声音。这是糖酒会第一次办果酒展。因为有的果酒企业以往参加了糖酒会主会场和酒店展,但产品却被淹没在白酒和葡萄酒中,所以提出今年集中办展。我们希望有一天,中国的果酒企业在糖酒会上也有一个酒店展叫“果酒展”。

虽然果酒体量小,但依然有一些果酒品牌做了一些成功探索。广州的顺昌源做了20多年的出海,产品已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在疫情期间产品依然出口俄罗斯。

广东的荔枝庄园果酒去年出口到了澳大利亚,今年去了香港市场。青梅酒品牌冰青去年也出现在了加拿大。梅见也在出口欧洲。希望有更多企业愿意抱团出去,发出中国果酒强大的声音,因为靠一家的力量势单力薄。也许明后年的国际大展上就有一个馆叫中国果酒馆。

21世纪:有人说继白酒以后,中国果酒会成为一张新的世界名片。你认为目前差距在哪里?

周劲松:从增长势头来看果酒产业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技术提升,5-6年前,大多数发酵型果酒企业都是按照干红葡萄酒的工艺。其实水果原料不一样,工艺应该有差异。经过这几年发展,很多果酒企业工艺改进了,口感好多了。还有标准问题。前几年国际上有很多烈酒大赛和葡萄酒大赛,却没有果酒大赛,因为蓝莓、桑葚、石榴是不一样的水果,你怎么放到一起评比?如今,中国果酒大奖赛以国家标准GB/T17204-2021《国家饮料酒术语及分类》和首个行业标准QB/T5476-2020《果酒通用技术要求》为依据,正逐步探索出中国果酒评选的标准和体系。

搜索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