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和AI持续火拼:华纳起诉Midjourney盗用蝙蝠侠

admin 阅读:44659 2025年09月09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肖潇 

好莱坞和AI公司再次出现矛盾。近日,华纳兄弟探索公司(Warner Bros. Discovery) 在美国加州联邦法院起诉AI图像生成公司Midjourney,称其大规模盗用旗下经典IP形象,包括蝙蝠侠、超人、神奇女侠以及《瑞克和莫蒂》等。

这是继今年6月,Midjourney被迪士尼和环球影业联合起诉后,第二次被好莱坞巨头告上法庭。两起诉讼的代理律师相同,也遵循了相似的起诉思路——认为Midjourney用户能生成与旗下IP角色非常相似的图像和视频,而且平台撤销了版权过滤措施,构成故意侵权。

好莱坞和AI持续火拼:华纳起诉Midjourney盗用蝙蝠侠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次起诉书还特别提到,Midjourney最近上线了24小时全天候直播的流媒体频道,多处使用华纳IP形象,表明其“有意涉足传统电视和流媒体市场”。在这一领域,影视内容公司和AI公司正形成新的竞争交锋。 

目前,Midjourney未回应华纳兄弟的起诉。在迪士尼-环球影业的起诉中,Midjourney曾辩称,使用IP形象训练大模型属于“合理使用”,并且平台服务条款已明确提醒用户不得侵犯知识产权。

值得一提的是,类似争议在国内已有先例。2024年初,广州互联网法院在“奥特曼”系列相关案件中裁定,AI平台有防范与提示义务,应通过关键词过滤等方式避免生成与IP高度相似的作品。目前,大多数国内AI平台已禁止生成奥特曼形象,不过未全面覆盖到蝙蝠侠、魔童降世哪吒、Labubu等热门IP。

 

 

 

争议:生成IP形象,流媒体全天候展示

为了举证Midjourney的侵权行为,华纳兄弟在长达101页的起诉书中详细对比了Midjourney 的输出结果与自家电影、电视、漫画的经典画面。

其中一张比较有说服力的截图是,当用户输入提示词“生成蝙蝠侠,《黑暗骑士》的截图”时,Midjourney会返回一张克里斯蒂安·贝尔扮演的蝙蝠侠图片,身穿以凯夫拉尔纤维为特色的战衣,与其他几代蝙蝠侠的设计有明显区别。

 

 

即使用户输入的提示词很笼统,Midjourney 仍会生成包含旗下IP角色的画面。例如,在输入“经典漫画超级英雄大战”时,生成结果出现了超人、蝙蝠侠与闪电侠的战斗场景。

华纳兄弟援引了《美国版权法》,认为Midjourney构成直接侵权:Midjourney 在训练过程中,大规模复制了未经授权的影视画面和漫画形象;在生成服务中,又允许用户下载这些受版权保护角色衍生出的新图像和视频,属于擅自复制、存储和创作衍生作品。

起诉书强调,Midjourney能够输出受版权保护的角色,对订阅用户构成了“明显的吸引力”,从而分流了消费者对华纳正版海报、艺术印刷品等授权产品的需求。这些例子并非零散的用户个体行为,而是平台在商业化运作下的系统性安排,直接与华纳兄弟的影视娱乐业务形成竞争。

Midjourney 于 2022 年在美国旧金山上线,提供文生图服务,并在当年采访中透露“已经实现盈利”。截至 2024 年 9 月,平台吸引了近 2100 万用户,去年收入预计3 亿美元。目前的商业模式是订阅付费,会员费用分为每月 10 美元、30美元、60美元、120 美元四档。

与之相对,华纳兄弟拥有庞大的内容版图,旗下有DC 英雄(蝙蝠侠、超人、小丑、神奇女侠)、《瑞克和莫蒂》、《猫和老鼠》等知名 IP。去年年度财报显示,包括IP授权在内的内容部门营收达 103 亿美元,占全年总收入的约 26.2%。

“重振 DC 宇宙”是华纳兄弟财报强调的长期战略,不过,本次起诉书未说明Midjourney对市场具体造成了哪些冲击。

需要补充的是,华纳的业务重心不仅限于影视制作和发行,流媒体业务(如 HBO Max)同样越来越重要。而在流媒体领域,传统影视公司与 AI 平台正形成新的交锋,也进一步引出涉及“公开表演”的版权风险。

今年6月, Midjourney推出了图生视频的新服务。随后,Midjourney 在官网和YouTube上线了 “Midjourney TV”。这是一个 24 小时不间断的流媒体频道,通常是滚动播放AI生成的短视频,目前账号粉丝不到3000人。

华纳兄弟特别指出,Midjourney TV和用户社区展示了不少旗下IP角色形象,构成对公开展示权、公开表演权的进一步侵害,类似于未经许可放映电影。

措施:训练渠道与预防行为

在本次起诉书中,华纳兄弟要求法院判决Midjourney赔偿实际损失,或者选择法定赔偿(每部被侵权作品最高可达15万美元)。此外,其还要求法院发布禁令,禁止Midjourney 继续复制、生成、分发和公开展示其 IP 角色的内容。

Midjourney尚未就此回应。如果参考此前迪士尼与环球影业的诉讼,Midjourney的主要抗辩仍是:将受版权保护的IP形象纳入大模型训练,符合“合理使用”原则。

“合理使用”也会成为该案接下来的关键。今年6月,美国法院曾在两起涉及聊天大模型的版权侵权案中,初步支持了AI公司“合理使用”抗辩,主要理由是AI大并未直接输出原作内容,也未直接替代原作市场。但其中一位法官指出,如果训练数据来自非法盗版渠道(比如影子图书馆),依然构成侵权。而该案的被告Anthropic,最终同意支付至少15亿美元和解。(详见:AI版权关键进展:美国连判两案,大模型“偷书”不算偷?

问题在于,大模型的训练过程往往是“黑箱”,这使得版权方难以直接掌握证据。各个版权方一直从AI公司高管的采访,以及AI的输出结果中寻找线索。

比如,本次华纳兄弟、迪士尼、环球影业的起诉书都援引了Midjourney创始人的一次采访谈话,其声称自己的员工“抓取所有能抓到的内容,把它们存入一个巨大的文件,然后像点火一样烧掉,以此来训练某个庞大的东西”。同时,他们还对比了生成结果与影视剧照的高度相似,以证明AI训练中使用了自身版权作品。目前,Midjourney的实际训练过程仍待查明。 

在训练过程难以透明的背景下,“版权过滤措施”被视为平台应当承担的现实责任。

华纳在诉状中特别强调,Midjourney在遭到迪士尼和环球起诉后,确曾短暂设置过一道“预防”机制——涉及蝙蝠侠、超人等华纳角色的提示词,会被拒绝生成视频。但不久后这一措施便被撤销了。Midjourney最新的公告宣称,自己“改进”了内容审核,用户的“任务拦截”会更少。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他 AI 平台已经建立了版权保护措施,在训练过程中排除受版权保护的作品、拒绝含侵权内容的提示词,或通过技术手段筛查生成输出。” 华纳兄弟因此认为,Midjourney的行为有明显的主观故意。

类似的法律思路在国内亦有体现。2024年初,广州互联网法院在“奥特曼”系列案件中裁定,AI平台负有防范与提示义务,防范程度应达到:用户正常使用与奥特曼相关的提示词,不能生成与案涉奥特曼作品实质性相似的图片。(详见:独家丨AI画出奥特曼:中国法院作出全球首例生成式AI服务侵犯著作权的生效判决

不过,广州互联网法院当时也强调,考虑到生成式AI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监管需要兼顾权利保护与产业成长,不宜对服务提供者施加过重义务。在此背景下,平台应当主动履行合理、可负担的注意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