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资超114亿元,中国聚变公司的股东都有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 上海报道
7月22日,备受关注的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下称中国聚变公司)挂牌成立大会在上海举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7月22日,中国聚变公司挂牌成立大会在上海举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的现场图片显示,中国聚变公司挂牌成立大会由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核集团)主办,而中核集团正是中国聚变公司的最大股东。
与此同时,来自资本市场的消息进一步显示出中国聚变公司股东阵容的强大。
7月22日盘后,浙能电力(600023.SH)、中国核电(601985.SH)先后发布了《关于参股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及关联交易的公告》,清晰地显示了中国聚变公司的股东结构。
中国聚变公司股东结构 图片来源:浙能电力公告
综合上述公告,中国聚变公司共有七位股东,分别为中核集团、中国核电、昆仑资本、上海聚变(即上海未来聚变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国绿基金(即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浙能电力、四川聚变(即四川重科聚变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七位股东本次合计出资约114.92亿元,认购新增注册资本约114.69亿元。其中,中核集团本轮出资40.29亿元,增资后持有中国聚变公司50.35%股份。
中石油旗下昆仑资本此次投资约30.06亿元,获得中国聚变公司20%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此外,上海聚变、中国核电、浙能电力、国绿基金、四川聚变分别投资约17.74亿元、10亿元、7.51亿元、4.8亿元、4.51亿元,持股比例分别为11.81%、6.65%、5%、3.19%、3%。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本次交易前,中国聚变公司为中核集团全资子公司,曾用名为中国核燃料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于1983年。
而在2024年12月29日,由中核集团牵头,联合24家央企、科研院所、高校等组成的可控核聚变创新联合体在四川成都宣布成立。并且在这场活动上,中国聚变公司(筹)举行了揭牌仪式。
今年,更多中国聚变公司的股东信息浮出水面。
先是在2月底,中国核电、浙能电力发布公告明确表示将增资入股。此后在今年4月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执法二司公示的《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有限公司与上海未来聚变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收购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股权案》显示,中核集团、昆仑资本、上海未来聚变等签署协议向中国聚变公司增资。交易后,中核集团直接和间接持有中国聚变57%股权、昆仑资本持有中国聚变20%股权、上海未来聚变持有中国聚变11.81%股权,三者共同控制中国聚变。
随着中国聚变公司正式挂牌,剩余两位股东国绿基金以及四川聚变也正式公开。
在中国聚变公司的股东中,外界对于上海聚变和四川聚变相对陌生。
全国企业信息查询平台公布的信息显示,上海聚变注册资本为17.76亿元,由上海国投科创投资有限公司、上海闵行金融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上海电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未来启点私募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申能诚毅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出资,实际控制人为上海市国资委;四川聚变注册资本为4.54亿元,由成都市重大产业化项目二期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和成都武发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实际控制人为成都市国资委。
可控核聚变因复制了太阳诞生过程,并具有能量密度更高、燃料储量近乎无限、不产生长寿命高放射性废物、本质安全等显著优势,被视作“人造太阳”,有望成为“能源终极解决方案”。
2023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启动了实施未来产业启航行动,明确可控核聚变领域为未来能源的唯一方向。中核集团牵头组织中央企业共同承担,系统布局了重点技术、典型场景、重大工程项目,立足“开新、扩围、提质”打造可控核聚变创新联合体,推进设立可控核聚变专业化公司,为可控核聚变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次正式挂牌的中国聚变公司,作为中核集团聚变能源产业的实施主体、投融资平台及抓总单位,将以磁约束托卡马克为技术路线,按照先导实验堆、示范堆、商用堆“三步走”发展阶段,最终实现聚变能商业化应用的任务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