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红绿灯”公益行动入选21世纪活力ESG社会责任案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卢陶然 上海报道
近期,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2025年第三届“活力·ESG”创新论坛上,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产险”)联合行业发起的“平安‘红绿灯’道路安全风险减量公益行动”(以下简称“平安‘红绿灯’公益行动”),凭借创新打造的“道路交通+风险减量”公益模式,成功入选《21世纪“活力·ESG”实践报告(2025)》ESG社会责任案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1世纪“活力·ESG”创新案例聚焦企业ESG实践经验,注重创造社会价值与强调自身绿色治理的履责担当。其中,“ESG社会责任”案例从社会价值维度出发,重点表彰在可持续发展议题上坚持长期性、可持续性、社会协作力的企业。
本次评选,平安产险是唯一入选ESG社会责任案例的保险企业。案例显示,平安“红绿灯”公益行动专注于县域农村高风险路段治理,通过联合行业,捐赠一批交通设施、升级改造一批农村公路,打造交通安全治理新范式,助推“四好农村路”建设。截至目前,平安产险已在全国多地精准改造251个高风险路段,捐赠信号灯、爆闪灯、路口卫士、减速带、凸面广角镜等设施2342个。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从单点改造到系统赋能:让每个路口都有专属解决方案
农村公路,是我国公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农业、农村、农民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在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464万公里,占全国公路总里程的84.5%。农村“出行难”得到历史性解决,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农村道路已成为广大农村群众的“幸福路”“致富路”,而“走得安全”“走得好”正是迈向幸福和富裕的关键一步。
7月22日,国务院发布《农村公路条例》,首次从国家层面制定的农村公路行政法规。《条例》明确要求,“应当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并强调“交通事故易发的农村公路平交路口、穿村过镇路段等地点应当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必要时设置车辆减速装置等设施” 。
在国家政策指引下,平安产险充分发挥“保险+科技”优势,将“风险减量”融入农村公路安全治理体系。“我们并非简单捐建设施,而是借助大数据找到‘最该改的路’,用‘一路一案’制定‘最管用的方案’。”平安产险相关负责人介绍,团队首先基于理赔数据筛选出事故高发的“时间、地点、车型”特征,再联合交警部门实地勘察视距盲区、交通流量等现场条件,最终形成差异化改造策略——平原村道侧重减速带与爆闪灯,山区弯路加装凸面广角镜,校园周边则配套斑马线与警示标牌。
这一“数据驱动+警保联动”模式显著提升治理效能。在湖南永州冷水滩区,平安产险协同市道安办与乡镇政府,针对S236花桥路段的弯道、交叉口,定制“爆闪灯+太阳能道灯+禁止超车标牌”组合方案;在江西井冈山,平安产险联合当地交警大队开展道路安全隐患排查,通过交叉比对风险数据,对井冈山茨坪红色景区和井冈山研学基地等7个高风险路段、22个风险路口进行靶向治理,增设智能弯道预警系统、爆闪灯、减速带、反光道钉等设备;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平安产险联合当地监管、交管大队,针对G208国道通往乌兰哈达火山地质公园路段,积极推进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改造工作,在沿途村庄及平交路口科学布设支路预警、警示灯、交通标志等设施,切实为周边村民筑牢安全防护网。
为了联合更多行业力量参与县域农村高风险路段治理,今年7月,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河南监管局指导下,平安产险联合河南省内9家保险机构发起“警保共筑乡村路”行动,将“红绿灯”模式复制到更多县域。在长度119公里的山东菏泽327国道,平安产险针对其串联数十个村庄的特点,投入9.6万元为5个车流量大的路口安装声光预警 “路口卫士”,为25处隐患点铺设减速带补全停车让行、右转警示等标牌。在宁夏永宁307国道,平安产险经现场调研发现多个隐患路段存在缺减速带、无反光牌问题,通过部署100组爆闪灯、铺设100米减速带,同步安装1处电子警察和20块反光警示牌,实现交通事故死亡率同比下降21.05%、受伤人数下降10%、财产损失下降5.05%的显著成效,有效守护道路通行安全。
从“事后赔付”到“事前守护”:守护村民的平安之路
区别于保险传统的“事后理赔”,平安产险以“风险前置”为破题思路,将大数据热力图上的一个个“风险光点”,转化为遍布全国的平安橙防护网,乡村路口正悄然变为让村民平平安安出门、顺顺利利回家的“放心路”。平安“红绿灯”公益行动印证了“以人为本”的ESG实践。
据悉,为使交通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平安产险积极打造立体化交通安全宣传方式,深入乡村开展“交通安全宣传进村寨”活动,通过摆放交通安全知识展板、观看警示片等方式,提高驾驶人员责任意识,做到文明驾驶、安全行车,增强群众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将交通安全理念传递至“最后一公里”。 8月8日,在广东番禺,平安产险携手当地交警,开启“平安全运 禺你同行”16镇街巡回宣讲活动(东环街站),重点宣讲了“一盔一带”、农用车规范使用、不横穿公路等道路安全知识,针对“一老一小”群体,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案例解析,耐心讲解安全过马路、夜间出行注意事项等,提醒村民提升自我保护意识。活动现场,大货车视线盲区沉浸式体验环节尤为引人注目。宣传民警通过现场演示,生动形象地向村民和企业安全员讲解货车盲区、半盲区、危险区域范围,并邀请村民和企业安全员走进驾驶舱,亲身体验视觉盲区的潜在风险,通过交互宣教提升参与者“知危险、会避险”能力。
保险的价值,不只于风险发生后的赔付,更在于防患于未然。此次入选21世纪“活力·ESG”社会责任案例,既是对平安“红绿灯”公益行动成效的认可,也折射出平安产险对ESG理念的深耕与实践——始终聚焦社会民生,以专业之力守护群众出行安全,用实际行动回应大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