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小林:没人拥有看到未来的水晶球,沃尔沃如何寻找自己的答案?
21世纪经济报道 见习记者 何煦阳
“终于等来了这款车。”近日,沃尔沃全新XC70迎来了全球首发。会后,沃尔沃汽车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沃尔沃汽车亚太区总裁兼CEO袁小林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采访时,这是他说的第一句话。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5年,沃尔沃进入“产品大年”。而全新XC70对沃尔沃更具别样意义——这款车和目前豪华混动产品大部分是“油改电”的情况完全不同,是沃尔沃基于SMA超级混动架构打造的首款车,更凝聚着沃尔沃对豪华新能源市场的思考。
时间回到三年前,和所有传统车企一样,沃尔沃也面临全面电动化的挑战。“没人能预测电动化发展有多快、用户使用习惯、基础设施的变化”,袁小林回忆,“但我们的共识是,必须提供现代化的产品、平台化的解决方案。”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之后,沃尔沃开始了大量用户调研。调研发现,大约有90%以上用户日常通勤里程低于200公里,他们很看重日常通勤场景下高效的纯电和平顺舒适的体验;同时70%的用户有跨城、自驾游等长途出行场景的需求。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插混车型能解决痛点,但豪华品牌的插混车型大多是“油改电”产品,技术妥协之下性能有短板、市场表现平平、缺乏爆款。最终,诞生于SMA原生平台的超混,成为沃尔沃的新答案,填补了豪华超混市场空白。据沃尔沃介绍,全新XC70 CLTC纯电续航超200km,综合续航超1200km,中汽中心在“车内2人+后备箱140斤配重”的工况下,测得全新XC70续航接近1600公里。
“没有人拥有预测未来的水晶球,在竞争过程中,你既要能够灵活地调整规划,也要坚持品牌该坚持的东西。”袁小林总结。超混是这次沃尔沃最大的变化,但它也没有忘记自己百年的安全底色,哪怕在最新的三电与智能技术中,安全的价值观也从一始终。
对于沃尔沃而言,全新XC70不仅是一款改变技术路线的产品、一个新能源转折点,更是百年沃尔沃价值观的体现。
寻觅新答案
在传统车企中,沃尔沃的新能源之路起步很早。
2012年,沃尔沃便推出柴油版的V60插电混动,这是全球首款柴油插混车型。两年后,沃尔沃正式推出T8插混架构,能最大程度复用燃油车上的核心零部件,陆续搭载于XC90、S90、XC60等多款车型上
但彼时,各家车企的新能源路线并不清晰,再加上蔚来、小鹏等主打纯电的新势力的诞生,纯电动之风越刮越猛。因此,2017 年,沃尔沃官宣启动全面电动化战略,明确提出 “到2030年所有新车型均为纯电动汽车” 的目标。
去年,插混、增程打破了过渡车型的固有观念,成为市场新宠。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2024年,插混车型销量有83.3%的增速表现,奔驰、奥迪等豪华车企都放弃了“All in纯电”的计划,转向 “混动+纯电” 双线并行,沃尔沃也是其中之一。
2024年9月4日,沃尔沃将2030年目标调整为新能源车型(纯电 + 插混)占比 90%-100%,剩余0%-10%保留轻混车型。
数据验证了战略调整的正确性。今年7月,电气化车型(包括纯电和插混)占沃尔沃当月全球总销量45%,其中,纯电车型占比21%,插混车型占比23%,后者更胜一筹。今年7月,沃尔沃最畅销的前三款车型分别为XC60、XC40和XC90,均为轻混车型。电动化进程之中,通过插混逐渐过渡,可能是纯电目标的最务实路径。
豪华品牌并非没有插混车型,但市场表现平平,缺乏爆款。这是由于这些车型大多出自“油改电”,电池容量受限、续航里程短。
“插混架构老师傅”沃尔沃发现了这一痛点,选择用全新的原生平台——SMA超混架构来打造新车,抢先干起了BBA没干成的事。
沃尔沃坚持不将就、不妥协,就像打好地基才能建好高楼,沃尔沃从地基阶段就满足最高的标准,而不只是在原有的建筑上缝缝补补。作为SMA超混架构的首款车,全新XC70也应运而生。
相比之前的T8混动架构,这次沃尔沃的“SMA超级混动架构”采取“P1+P2+P4”三电机构型,配合3DHT混动专用变速器与混动专用发动机,拥有七种动力模式,力求“全都要”:既具备增程的优点,还拥有增程不具备的性能、能耗和可靠性。
具体来讲,SMA架构中P1电机与P2/P4电机串联,即为“增程模式”。
这种模式下,全新XC70由P1电机发电,动力电池输出能量给P2/P4电机,由电机直接驱动车辆行驶;或者干脆让发动机启动,P1电机充当发电机的角色,再把电能传输给P2电机。这是传统增程技术的更优解:在高速时,SMA架构能让发动机输出的机械能直接驱动车轮,且其变速器能帮助发动机找到最佳热效率负荷区间,能耗更低。
而增程没有的,SMA超混架构也有:比如发动机、P2、P4电机同时驱动的“混动(并联)模式”,动力比增程更强,适合爬坡加速;“全功率输出模式”,发动机与三个电机全力输出,动力最大化;还有“发动机直驱模式”,能减少增程技术中汽油在“烧油-发电-驱动”反复转化中的能耗损失。
在袁小林看来,做超混架构的确有门槛,需要车企自身的技术积累,配合国内成熟的新能源供应链才能实现。可一旦实现,上限或许更高。
百年沃尔沃,变革与笃信
自2010年以来,袁小林见证、参与了沃尔沃复兴和发展的全过程。在他看来,企业穿越周期的秘诀是,“要清楚你是谁,什么是可以改变的,什么是要笃信的。在可改变的地方,扎扎实实地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为了应对疾速变化的中国乃至全球市场,沃尔沃不再“慢热”。
传统主机厂长期依赖B端经销商服务消费者,导致服务标准参差不齐,消费者体验差。今年下半年起,沃尔沃改革B端管理流程,通过大数据分析客户痛点,精简B端考核,推行“一口价”模式,并利用数字化系统实现售后流程全透明化。与京东物流合作的零部件高效配送体系,库存深度0.8-1个月,还大幅减轻了经销商库存压力。
这种由品牌主导、强力推动的透明化革命,也正在成为沃尔沃区别于竞品的独特服务标签。
在这次小范围沟通会上,袁小林向21世纪经济报道介绍,沃尔沃已在内部建立NEWBIE数字化系统,涵盖了客户用车过程中的每个触点,能从不同维度为团队提供洞察,数据以每分钟为单位更新。“当有了这样的系统数据,并且当这些系统数据背后都被真实的动作实实在在地支撑,沃尔沃就有了扎实的运营定力”,袁小林说。
当然在激烈的竞争中,传统豪华品牌既要积极调整,也要坚持自己的品牌底色。袁小林认为,沃尔沃的核心竞争力一直是“安全”,而且沃尔沃的“安全”在电动化、智能化时代,也在不断进步。
比如,在电动化方面,沃尔沃SMA架构的三电机布局采取了P2电机,而非很多品牌所选择的P3电机。因为P2电机与前轮驱动轴同轴排布,更紧凑;而P3电机与前轮驱动轴平行排布,电驱系统的体积更厚更大,碰撞时会增加侵入风险。
而在智能化方面,全新XC70选用了黑莓的QNX操作系统,其通常应用在航天、核电站、医疗等领域,通过了功能安全最高等级——ASIL-D的产品级认证。在辅助驾驶中,QNX操作系统可以更加及时地控制XC70的刹车、转向等指令。
袁小林强调:“对于沃尔沃而言,安全是我们的支点,而不是卖点”。电气化时代用户对于安全的需求不是少了,而是更多了,通过安全这个支点,沃尔沃相信能够赢得更多用户的支持。
全新XC70 预售价从29.99万元起,这个价格可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预售85分钟订单突破5000辆。袁小林表示XC70会参考具体的市场信息进行定价。量价要平衡,对于交易价格,一个成熟和负责任的企业需要考虑,价格是否和用户对品牌的定位匹配,企业是否能够建立起“健康、正向的商业循环”。
而在被问及是否会担心沃尔沃在材料、安全这些“看不见的地方”的坚持,会被喧嚣的中国车市所“淹没”时,袁小林坚持认为:“不会。对企业来讲,行业的聚光灯是一个维度,用户的真实选择也是一个维度。用户的购车决策是不断从市场上汲取信息的过程,这期间品牌就显得非常重要。”
“当你的期待被沃尔沃所兑现,这就是品牌的价值。在出行这个领域,沃尔沃坚持的价值追求能够穿越周期。”袁小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