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G发展大会下周在京举办

11月4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2025年6G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首都之窗 李磊 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1月4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2025年6G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2025年6G发展大会计划于11月13日-14日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将重点展示6G AI原生设计、智能体通信等最新研究成果。
院士专家将共同探讨6G应用需求等热点议题
自2021年至今,6G发展大会已成功举办四届,成为国内6G领域技术覆盖全、专业水平高、国际影响大的技术产业盛会。2025年是6G标准化研究全面启动之年,6G发展正处于技术创新加速演进、产业方向愈发清晰的关键阶段。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介绍,本届大会以“智联全球,共建6G技术创新生态”为主题,将邀请两院院士、国内外权威专家、国际标准组织代表、知名企业家等,共同探讨6G应用需求、关键技术、产业研发、试验验证、国际标准等热点议题,推动6G关键技术及架构成果形成全球共识,维护全球统一的6G国际标准和产业生态。
大会为期两天,第一天为开幕式和主论坛,拟邀请两院院士分享主旨报告。面向6G标准元年,会议邀请ITU- R、3GPP等国际标准组织6G负责人、我国通信标准化组织负责人,欧日韩等6G产业组织嘉宾,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制造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代表,以及机器人等产业伙伴共同参与“6G与AI融合生态构建”圆桌论坛,共商6G通智融合创新空间。
重点展示6G AI原生设计、智能体通信等研究成果
11月14日,大会设置7场平行分论坛,围绕6G网络技术、智能内生、无线技术、通感一体化、天地一体化、安全可信、北京6G产业发展等主题,邀请业界专家分享最新研究成果、研判产业趋势、展望应用前景,共同推动6G创新发展。
作为亮点成果之一,大会将发布6G通智融合、通感融合、沉浸式通信等重点场景的技术报告,为标准化和产业化提供技术指引。围绕通智融合方向,大会将重点展示6G AI原生设计、智能体通信等最新研究成果,还将发布2025年6G技术试验结果,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业界共同升级6G技术试验平台能力,为6G标准制定与产业研发提供全周期全链条技术验证和迭代优化的公共服务平台。
大会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IMT-2030(6G)推进组共同主办,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联合承办。
关注1
北京构建“南北产研互动”的6G产业发展体系
2025年6G发展大会将落户北京。记者从会上获悉,北京系统布局6G产业,建设了北京6G实验室。未来将立足空天地一体通信等优势,发掘“杀手级”应用场景,培育全息通信、无人驾驶等典型应用。
据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苏国斌介绍,北京市在全国率先明确6G发展战略。聚焦6G发展需求,成立6G技术总体组,启动北京6G实验室建设工作,系统布局技术攻关、标准研究、企业引育与场景应用,初步形成“1个总体组+1个实验室+2个研发基地+2个产业基地”的协同发展格局,精准匹配科技成果转化所需的空间、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加速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6G创新发展先导区。截至目前,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取得一批阶段性成果。
北京市有系统端中兴、终端小米两个龙头企业,以6G实验室与龙头企业为牵引,与三大运营商建立联动机制,构建全方位全链条发展6G的态势。北部海淀区、昌平区发挥产学研机构汇聚优势,以信通院、泛联院、小米为首的龙头企业在标准与专利领域持续发力,形成6G创新研发基地;东南部经开区、通州区依托成熟的产业基础,引入中兴通讯等通信产业引导企业,打造新质生态区,形成6G产业基地。北京逐步构建起“网络定义终端、终端反哺网络、生态支撑发展、南北产研互动”的产业发展体系。
“北京率先建设试验平台。”苏国斌介绍,泛联院和中国移动建设6G小规模实验环境,并成功测试单用户8Gbps的6G网络。中国联通在延庆搭建低空实验网,研究通感一体方向的多基站协同技术。
目前,部分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泛联院发布业界领先的6G原型系统样机,入选中关村论坛重大成果;中兴通讯北方总部从基础理论、无线技术、产品平台到系统网络,全方位开展核心技术布局,已形成30余项关键技术突破,发布原型机、卫星载荷、相控阵天线等十项技术成果。红山科技在超高速长距离太赫兹传输领域取得全球领先成果。银河航天解决卫星“翼阵合一”难题。
关注2
攻坚智能信号处理等核心技术培育全息通信、无人驾驶等典型应用
谈及未来北京6G产业发展规划,苏国斌表示,北京将从应用生态、核心技术、产业布局等方面着力为6G发展保驾护航。
“将以需求为先,面向业务场景培育应用生态。”苏国斌介绍,北京将以商业闭环为目标,围绕市场-场景-业务-网络协同开展需求研究,梳理产业链核心企业,提前研判技术策略和演进路线,为6G商用筑牢基础。立足空天地一体通信等优势,发掘“杀手级”应用场景,培育全息通信、无人驾驶等典型应用,以应用端发力拉动产业发展,推动技术与垂直行业深度融合。
北京还将立足6G技术探索与产品研发,聚焦通感智算、空天地一体通信技术等关键方向,攻坚通信网络架构、新型频谱利用、智能信号处理等核心技术。全力推进6G核心通信设备研发,在下一代基站、卫星通信终端、高速率传输模块等领域突破技术壁垒,提升设备性能与稳定性。依托技术与设备创新成果,带动全息通信、无人驾驶、智能穿戴等产业的应用升级,助力6G产业生态体系构建与规模化发展。
北京市经信局将推动北京6G实验室统筹全市6G创新资源。建立健全6G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沟通协作平台,挖掘6G核心产业链关键环节企业潜力。紧抓运营商、中兴通讯、红山科技、中国星网、小米、银河航天等链主企业,通过组织产业链技术研讨形成“需求共商、技术共创、成果共享”的协作机制。
关注3
北京经开区初步形成6G产业生态发展雏形体系
2025年6G发展大会将在北京经开区召开。目前,经开区以中兴通讯北方总部、红山科技等龙头企业为牵引,已在芯片器件、基站设备、新型终端、卫星通信设备等关键环节实现布局,初步形成了6G产业生态发展的雏形体系。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历彦涛介绍,今年7月,北京经开区发布全国首个市级6G产业专项政策《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加快推动6G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支持企业加大6G关键核心技术和标准方案攻关,提出打造“6G专利池”,挖掘培育标准必要专利。同时,推进应用场景开放。以亦庄新城全域为试验田,推动6G与自动驾驶、具身智能、AR/VR智能穿戴、低空经济等领域深度融合。
北京经开区还搭建6G外场试验、组网验证、安全靶场测试等中试平台,建立全体系产业服务能力。对实体化运行的相关平台,经评审认定,给予连续不超过三年、每年最高3000万元支持。建设6G开放实验室,设立基础资源共享平台,鼓励开放仪器仪表、6G信道数据集等研发资源,推动协同创新生态建设。
历彦涛表示,北京经开区打造6G SPACES新质生态社区,聚焦6G关键领域技术突破和创新应用,超前布局通信内生智能、通感一体化、空天地一体化、公专结合等关键技术领域,推动6G与制造业场景深度融合。经过长期培育,经开区以中兴通讯北方总部、红山科技等龙头企业为牵引,已在芯片器件、基站设备、新型终端、卫星通信设备等关键环节实现布局,初步形成了6G产业生态发展的雏形体系。
未来,北京经开区将以应用为牵引,促进技术迭代创新和示范应用,建立“揭榜挂帅”机制,创新实施“首订单”奖励,与商业航天、自动驾驶、具身智能等优势产业联动,面向智能制造、仓储物流、应急救援等领域打造标杆案例,以需求促研发,以应用促迭代,持续推动6G产业高质量发展,将经开区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6G产业创新聚集地和发展示范区。(记者 张璐)
【纠错】 【责任编辑:冉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