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中影科技总经理张雨:CINITY扩张会更积极丨消费新浪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贺泓源 北京报道
电影市场到了转型的关键阶段。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9月18日,国家电影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中秋档电影票房为3.89亿元。这一成绩相对去年同档期的3.68亿元票房有所提升,但距2019年的8.04亿元中秋票房依旧遥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从暑期档来看,更能感受到市场紧张程度。据国家电影专资办数据,2024年暑期档电影市场以116.38亿元的票房成绩收官,去年同档期票房为206.3亿元。
“进入暑期档以来,尽管有百部左右的影片进入市场,但市场表现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与去年同期相比,观众人次、票房均下降22%,凸显出中国电影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可以说,危机已经到来,改变迫在眉睫。”中宣部电影局主持日常工作的副局长毛羽在第七届“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的致辞中表示。
毛羽表态背后是,暑期档超大体量及中高体量影片相对匮乏。档期内票房5亿元以上新片仅3部,较去年同期减少5部。
而片荒核心因素是,钱荒。在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相关论坛上,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表示,2023年影片投产数量跟大片规模都欠缺,将直接影响2024年电影市场产出。同期,坏猴子影业CEO王易冰坦承,这两年最大的感受就是两个字,缺钱。
另一头,电影市场正在迎来政策支持。
8月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电影市场是其中重要部分。
《意见》提到,要丰富影片供给,支持以分线发行等差异化模式发行影片,促进电影关联消费。此外,《意见》提及,要加强对相关行业的财税金融支持。
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提出统筹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电影相关设备亦在前述补贴范围中。
这对中国电影旗下中影科技相关业务便是直接推动。
近期,中影对科技板块进行整合,将业务、产品等整合成为一家公司——中影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形成资源合力,下属6家控股、参股子公司,汇集中影CINITY、中影综合业务服务平台、中影巴可等众多品牌。
其中,中影CINITY(中影电影系统)是我国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的国有自主品牌。据中影披露 ,该系统依托高格式电影技术,在全球率先融合4K、3D、高亮度、高帧率、高动态范围、广色域、沉浸式声音七大电影放映领域的高新技术,系统性提高了观影体验。
眼下,CINITY选择逆势扩张。
中国电影财报显示,在上半年,全国CINITY 影厅新增20家至177家,其中二季度新增9家。
市场需求或许是动力之一。
拓普数据显示,7月特效厅总票房11.3亿元,同比跌幅29 .2% ,相对低于全国大盘38.3%的同比跌幅。CINITY票房同比跌幅则相对最低。
另外,还有生态优势。比如,中影融资公司是能够为中影CINITY客户端提供资金支持。
种种考量下,CINITY将如何扩张?近日,中影科技总经理张雨就此问题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进行了一场对话。
张雨强调,中影肩负着对电影行业的责任。图片来源:中影科技
《21世纪》:种种促消费政策对中影CINITY有哪些帮助?
张雨:今年5月份,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决策部署,根据国务院印发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研究制定并印发了《推动文化和旅游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根据该方案,推广新一代影院装备系统,大规模实施影院LED屏放映系统更新计划,做强自主知识产权影院装备品牌,重塑电影放映业务形态,为观众提供更加舒适、便捷、丰富的电影消费服务。鼓励农村、学校、社区等公益放映设备升级换代,提升电影公共服务质量水平。
针对于拍摄、制作、放映,放映的专项资金是给到影城/影院的,不是给科技公司。中影科技是没有的,但是中影科技的客户们是会享受到这些补贴的。
《21世纪》:今年暑期档电影票房116.38亿元,同比下滑超过43.5%。此种情况下对中影CINITY的推广、价格、售卖模式会不会有一些变化?
张雨:电影行业在阶段性发展过程中,某个时期留下来的人看电影的次数会减少,每次观影的效果诉求就会提升。原来1年看10次电影,看什么电影我都可以接受,现在只能看3次,从心态上来讲,观众希望这3次都能看好,所以会向上游、高端银幕去转移,也就是大幕、高端银幕收入会提升、低端银幕收入会下降,这是全球电影的规律。
CINITY售价没有出现结构性下降。CINITY现在核心的商业模式不是在价格端盯着市场去做波动,我们是做增量的。如果说这个产品系列,市场端竞争加剧了,CINITY通过什么去跟对手竞争?不是价格,而是通过我给他(客户)提高了多少,包括产品技术,提供的内容,其他的业务内容。CINITY通过给产品增加附加值的办法,避免进入价格战的状态。
目前,CINITY的票房是相对维稳的。今年的销量相对于去年基本持平。对于CINITY来讲,我们增加了内容进去,增加资源,给这个产品赋予更多的资源和能力,让它的附加值帮助影院在其他方面产生收入。
《21世纪》:一定程度上,CINITY模式能够成行的关键是有足够多片源。在市场收缩情况下,如何说服上游去做一些CINITY的影片?
张雨:2018年CINITY品牌成立,2019年开始正式推广,我们大概用了一年的时间逐步去说服上游。当时所有的片方把影片的内容给到CINITY,让CINITY有独立的CINITY内容供应。这一次我们打开了思路,CINITY LED进来之后,我们觉得在放映内容这一块有更多的机会,我们就去跟一些非传统商业影片的片方,例如和BBC去谈,对他们来讲,把内容送到一个新的领域,他们没有排斥。例如中影与总台(中央广电总台)开启了战略合作,未来中影做的这些影院直播的所有的内容都是正版授权的。
CINITY的制式、放映效果现在是全球最好的。有很多导演,对于帧率是有想法的,例如卡梅隆导演就曾说过他认为阿凡达和CINITY是绝配。他们看到了CINITY的放映效果,愿意从前端来配合,充分发挥整个体系的作用。目前CINITY与大导演的合作都是处在技术端。中影科技在今年BIRTV的展台上也展出了CINITY摄像机。
CINITY原来分成2个部分:一部分是设备集成、销售、服务,这是终端,另外一部分是制版。现在我们又有第三部分了,就是其他内容的导入,其他业务模式的导入,比如直播,比如导入BBC《北极》纪录片类型的内容,这一块前期也属于摸索尝试的投入期。
《21世纪》:目前市场状况下,CINITY对于扩张预期是否有变化?
张雨:目前,中影CINITY的扩张计划会更积极。
原因是:中影肩负着对电影行业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做事情不能只考虑自己的企业收益。尽管我们有工作压力,有收入指标压力,但是这些都要服从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大局,这是国家对国有企业、中央直属企业的基本责任。我们必须要强力推进,实现产品技术上的突破。与此同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要遵循市场规律。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实现经济效益,再把利润投入研发、技术。中影目前也在调动自己的资源,探索设备销售端的商业模式。
整个中影科技,在这个行业的调整期,整体节奏是在扩张。比如我们新推出的影院多种经营模式,全部搭载在中影综合业务服务平台上,我们希望在春天来临的时候,它已经占领了市场端相应的制高点和一定的份额,已经成为行业内最领先的企业。
此前,疫情结束后,行业的恢复还是有预期的,我们希望在春天来的时候,我们至少是那个最先做好准备的。所以中影科技的态势不是说我们今天开始扩张,其实在过去的几年,一直保持的是一个扩张态势。
《21世纪》:中影科技最核心的KPI、未来规划是什么?
张雨:就是成为未来中国乃至国际市场上的电影设备技术领域的龙头企业,这就是核心的追求、愿景。
具体来说,每年都有每年的KPI,每年或者每3年,我们都有一些战略上的部署和计划。包括今年CINITY要做到什么样的状态,明年要有一个什么样的新的产品线,后年整个公司要如何进一步的发展等,这些规划已经有了。我们把符合商业逻辑前瞻性的工作做好,如果能够实现战略目标,我觉得剩下的这些经济指标是自然而然会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