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全国人大代表、美的集团副总裁钟铮:人形机器人要突破“卡脖子”技术,企业出海需建立完整体系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全国两会报道组 记者翁榕涛 实习生胡剑铭 吴梓轩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在北京举行,全国人大代表、美的集团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钟铮接受媒体采访,聚焦人工智能(AI)技术应用、企业全球化布局以及国内贸易信用保险(内贸险)发展等关键领域发表观点同时,也分析了美的集团的实践经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全国人大代表、美的集团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钟铮)
谈AI技术:加强技术审核和完善法律法规
近年来,生成式AI技术的快速普及降低了视频制作门槛,但也带来虚假信息传播、版权争议等问题。
钟铮表示,“随着AI技术的进步,视频合成和制作的门槛大幅降低,导致网络上出现了大量AI生成的视频内容。这些视频中,有些是模仿明星或专家的形象和声音进行传播,有些则是虚构人设用于推销产品,误导消费者购买不必要的商品,造成财产损失,甚至产生信任危机。”
2024年,网上一条AI合成视频模拟了北大某位教授的形象和声音,推销保健品。许多老年人因为信任该教授而购买了这些产品,导致经济损失。
针对上述问题,钟铮认为要从法律、技术方面加强治理,包括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明确AI生成内容的版权归属,提升AI审核工具的技术水平,结合人工审核提高识别准确率。
此外,平台方应加强对AI生成视频的审核和监督,确保内容的真实性,对于AI生成的视频,应强制加标注进行警示,提醒消费者注意辨别;政府相关部门对于不合规的AI生成视频,应加大处罚力度,形成有效震慑。
除了针对AI技术的管控问题,钟铮也分享了美的集团在AI方面的布局。
“美的集团在人工智能(AI)应用方面起步较早,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们在前年OPEN AI发布大模型时,就接入了OPEN AI的大模型,当前也接入了Deepseek,并且自主开发了一些垂类大模型来解决专业领域的问题。”钟铮表示。
过去,美的集团通过数字化手段将线下流程线上化,生成大量数据,但这些数据仍需人工处理和决策。而现在通过AI技术打造了“factory agent”,相当于为工厂装上了“大脑”,系统能够根据数据自主决策,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
而在智能家居方面,美的集团通过开发“home agent”,实现无交互式的人机交互。系统能够自主发现和捕捉消费者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决策。此外,美的集团还将AI技术应用于机器人、医疗产业、办公场景等领域。
在发展AI技术方面,美的集团目前也遭遇包括技术更新快、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人才短缺等挑战。
钟铮表示,“企业需要不断投入资源进行AI技术研发和升级,以保持竞争力。同时需要建立健全的数据安全管理机制,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和合规使用。而AI技术的应用需要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而目前市场上这类人才相对稀缺,企业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以支撑AI技术的持续创新和应用。”
谈人形机器人:需要突破“卡脖子”技术
随着AI算法不断优化,人形机器人不断“进化”,宇树科技带火了机器人热潮。
美的集团在多年前已经通过库卡机器人实现布局,近年来地方政府也在抢抓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机遇。
钟铮表示,在机器人领域,仍然存在一些“卡脖子”技术,单靠企业自身的力量很难实现突破。政府可以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整合产、学、研各方的力量,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攻关。特别是在核心零部件领域,如减速机、伺服控制系统等,政府可以通过资金支持、政策引导等方式,推动关键技术的突破。政府还可以通过搭建平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合作,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例如,佛山已经建立了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吸引众多上下游企业入驻,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这种模式可以在其他地区推广,进一步推动机器人产业的集聚和发展。
在突破“卡脖子”技术方面,钟铮也分享了美的集团的经验。2022年,美的集团获得了重载工业机器人领域国家实验室的认证。通过这一重要的研发平台,美的集团一方面加大自身投入,另一方面也结合社会力量,攻关重载工业机器人的三大核心零部件:减速机、电机和伺服控制系统。
截至目前,美的集团已经在控制、电机和谐波减速机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部分产品实现市场化。
“对于RV减速机,虽然目前还需要一些时间,但我们相信,通过持续的技术投入、人才引进以及社会力量的协助,未来我们也能在这一领域实现技术突破。”钟铮表示。
谈企业出海:供应链布局转向“区域供区域”
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拓展海外市场已成为国内制造业的普遍选择。当前,“不出海就出局”已成为许多民营企业的共识。尽管外部环境存在不确定性,但企业依然积极走出去。
钟铮表示,国家提出了“国内国际双循环”和“内外贸一体化”的战略,企业在国内市场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寻找海外市场的更大空间。以美的为例,在国内家电市场的占有率已超过20%,但在海外市场的占有率仅为5%左右,说明海外市场潜力巨大。
其次,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企业尤其是制造业,已经具备了走出去的实力。过去,许多企业主要通过OEM(代工)模式出口产品,但随着科技投入的加大和产品竞争力的提升,中国企业现在有能力进行品牌出海,发展OBM(自有品牌)业务。
美的作为率先出海的家电企业,也分享了自身在出海过程的发展战略。
钟铮认为,一是要做好供应链布局。美的改变了以往“中国供全球”的模式,转向“区域供区域”的供应链布局。目前,美的在全球拥有43家工厂,其中22家位于海外。
二是要做好本土化研发。美的在海外建立了多个研发中心,围绕当地客户的需求进行产品研发。
三是要进行基础设施投入。
四是合规体系建设,在全球化过程中,合规经营至关重要。“我们看到许多中国企业在出海时因合规问题受到制裁,因此,我特别提醒民营企业在走出去时要高度重视合规体系的建设,确保在全球市场中稳健发展。”钟铮表示。
(视频:实习生杨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