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类股业绩集体“跳水”:16家酒企半数上半年预亏

admin 阅读:47738 2025年07月15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肖夏 重庆报道

二季度以来多重利空的影响,开始在酒类股业绩端显现。

截至7月14日晚,已有16家酒类股披露了上半年业绩预告。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注意到,包括白酒、啤酒、黄酒、保健酒、葡萄酒在内,16家酒类上市公司中,有11家营收同比下滑,多家出现两位数下滑。

酒类股业绩集体“跳水”:16家酒企半数上半年预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盈利情况更不容乐观。16家上市酒企中,有8家上半年出现亏损,剩下8家酒企中,也有多家盈利大幅下滑。整体上看,酒类股上半年业绩呈集体下跌趋势。


(21记者根据业绩预告、酒企官宣整理)

白酒股业绩下跌 还在增长的只剩茅台

白酒企业面临的考验,在二季度全面放大了。

金种子酒、上海贵酒(*ST岩石)、海南椰岛(*ST椰岛)上半年全部报亏。去年难得扭亏的金种子酒,今年上半年再度转亏,预计亏损6000万元至9000万元。已经暴雷的上海贵酒亏损额不相上下,预计亏损5000万元到7500万元。

已经披星戴帽的海南椰岛上半年转亏。在解释亏损原因时,海南椰岛称,报告期内公司高端酱酒收入同比大幅下滑,尽管椰岛海王酒收入同比有所增长,但酒类板块整体毛利仍不足以覆盖经营成本,以致经营亏损。

水井坊、酒鬼酒两家上市超过20年的白酒股,上半年营收也出现两位数下滑,虽然都保持了盈利,同比还是骤降了一半以上——水井坊预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56.5%,酒鬼酒预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90%~93%。

酒鬼酒解释,受多重因素影响,白酒企业经营进一步承压,马太效应下中小酒企压力更大,经销商回款意愿谨慎

对此,酒鬼酒今年选择大刀阔斧削减SKU,继续加大消费者扫码、宴席等终端促销等力度。业绩预告透露,上半年酒鬼酒的终端动销量持续高于经销商进货量,社会库存持续降低。

“但由于市场预期仍偏谨慎,经销端回款与实际终端动销不同频, 而公司销售费用主要与终端动销相关联,导致销售费用率有所上升, 加之公司新品上市推广需要费用支持,因此公司净利润同比降幅更大。”酒鬼酒解释。

水井坊则解释,2025年上半年白酒行业整体仍处于深度调整阶段,特别是在第二季度消费依旧疲软的态势下,整体消费表现低于预期;商务宴请和宴席等传统消费场景持续承压,市场恢复节奏放缓,“由于白酒产品毛利率较高,收入下滑对利润造成的影响更为显著。”

值得注意的是,水井坊上半年销售量其实是增长的——预计销售量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543千升,同比增加14.54%,销售量全部来自中高档酒。

这意味着吨价下行的趋势,已经蔓延到了知名上市酒企。前不久有头部酒企高管在股东大会上表示,当前量价齐升是伪命题,要想要量,就要牺牲价,想要价,可能就要牺牲量。

不只是中高端白酒难,大众酒也卖不动了。

拥有牛栏山的顺鑫农业上半年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预计都将出现50%以上的大幅下滑。顺鑫农业称,上半年白酒行业深度调整,公司白酒板块承压,白酒产品销售量同比减少,影响了整体营收和利润水平。 

只剩下少数酒企还能保持增长,比如茅台。7月7日、7月9日贵州茅台酒销售有限公司、茅台酱香酒营销有限公司分别召开了2025年半年市场工作会,均透露上半年完成了既定经营任务。按照贵州茅台上市公司今年的经营计划,全年营业总收入将较去年同期增长9%。

葡萄酒全面低迷 啤酒、黄酒分化

其他酒种的日子也不好过。

莫高股份、威龙股份、中信尼雅、ST通葡4家葡萄酒企,仅有中信尼雅扭亏勉强实现了几十万元的盈利,其他全部亏损。国产葡萄酒龙头张裕尚未披露业绩,但其去年盈利创下新低,前不久陆续宣布出售海外的葡萄酒庄和白兰地公司。

亏损葡萄酒企在公告里共同提到,国内葡萄酒市场仍然低迷。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前5个月,全国规模以上企业葡萄酒产量仅有3.6万千升,并且同比下滑了26.5%。 场景缺失、品牌较弱、其他酒种挤压,导致国内葡萄酒企进入“恶性循环”。

黄酒算是今年难得火热的酒种,尤其会稽山在电商平台和资本市场都备受追捧,但上海黄酒企业金枫酒业上半年依然亏损了数百万元。其在公告中解释,“受激烈的市场竞争影响,公司销售规模缩减,营业收入下降。” 

啤酒是大众快消品,但今年分化进一步拉大。

产品结构还在升级的燕京啤酒、珠江啤酒继续保持远超行业水平的高增长,上半年盈利分别突破10亿元、5亿元。已经披星戴帽的兰州黄河、西藏发展,一个面临属地市场竞争加剧,上半年亏损加大,另一个虽然盈利有明显增长,但扣除债权清偿、投资清算分配、政府专项补贴等一次性收益后,上半年的扣非归母净利润预计最多不到900万元。

2025年前5个月,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啤酒产量为1500.8万千升,同比下跌0.3%。这当中,燕京啤酒、珠江啤酒预计是拉动增长的主力,而兰州黄河、西藏发展这样基本依靠本地消费的啤酒企业,市场还在被进一步蚕食。

40余家酒类上市公司中,多数将在8月下旬披露正式的半年报。从上述率先披露的首批业绩预告来看,今年酒业的“年中汇报”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