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修式养生酒”,为酒业年轻化开了扇窗|新酒饮变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肖夏 实习生侯朝霞
新一轮寒潮席卷全国,搜索劲酒特调配方、桂花汾酒教程的用户又多了。
25岁的成都人李悦然这几年有个新习惯,每到秋冬,喜欢自己在家做“养生特调”——用劲酒泡青梅,用热黄酒搭配蜂蜜、椰奶,用红枣枸杞酒兑养乐多……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出去聚会从来不喝白酒,后来看了网上调酒攻略尝试后发现,其实可以通过调配让酒变得好喝又没负担。”李悦然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从事法律职业的黄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他也是受到抖音、小红书用户启发,近期开始在家尝试用汾酒搞特调,“加入冰块、姜汁、红糖液,还试过浸泡话梅,才知道原来白酒还可以这样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近一两年,越来越多00后年轻人像黄霖、李悦然这样,受到社交平台启发,走上了“邪修式调酒”道路(邪修原义是用非正统方式修炼,被年轻人引申为不按常规出牌的新玩法)。
“劲酒+红牛/椰奶//红糖姜茶”等上百款配方在小红书刷屏,“桂花汾酒”引发的抖音挑战赛播放量破15亿,各类“熬夜养生酒”“祛湿美容酒”配方受到年轻人尤其年轻女性的追捧……被贴上老登标签的白酒、黄酒、保健酒,因为新世代的“突发奇想”,突然潮流了起来,热度让酒企都措手不及。

(来自B站PPPenny、抖音饮咩嘢、牙花小酌等博主)
因为“姨妈神仙水”“养生版长岛冰茶”等女性向标签,劲酒打开了全新的客群,成为今年酒业少见的大黑马。劲牌总裁王楠波上个月在武汉酒博会期间透露,今年劲酒增长20%,劲牌整体增长10%。
今年各大白酒纷纷推出低度新品拉拢年轻人,品牌营销刚刚起步。“加了料”的养生酒,为何会先一步俘获了年轻人的心?
年轻人追求养生 捧红了老品牌
被贴上老登标签的白酒、保健酒,经过年轻人的创意调酒改造,突然火了。
先是劲酒走红。2023年初,小红书用户评价一瓶15块钱的红标劲酒是“便宜大碗的国产威士忌”,随后启发了不少博主纷纷尝试,“劲酒+水溶C100”“劲酒+红牛”“劲酒+冰红茶”等1.0版配方纷纷出现,“中国威士忌”之名不胫而走。
2023年底,有女性用户在小红书分享喝劲酒缓解痛经的帖子,将其称为“姨妈神仙水”。劲酒作为保健酒,加入的黄芪、枸杞子、肉桂、当归等保健成分,有抗疲劳、免疫调节等功效。
这一传播角度迅速引起女性用户共鸣,激发了平台上又一轮创意比拼,随后几个月内出现了“劲酒+红糖姜茶”“劲酒+旺仔牛奶”等2.0版配方。
过去一年来,劲酒热度走向了全网,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女性,各类调酒配方层出不穷—— “养生版长岛冰茶”是劲酒+冰红茶+柠檬+薄荷,一杯就提神醒脑;“emo救星”是劲酒+枸杞气泡水+蜂蜜+姜片,驱寒暖身;“劲爽酸梅”是劲酒+酸梅汤+话梅,消暑降温、促进消化;“姨妈神仙水”是劲酒+红糖姜茶+桂圆干,女性友好……目前全网至少已有上百种以劲酒为基酒的调酒配方。

李悦然也是其中一员。她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她常用金酒、朗姆酒等常见基酒,也是这两年关注了一些调酒创意后发现,保健酒这类本身就有养生标签的产品也很适合调酒。
这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劲酒的客户画像,这家保健酒龙头主力消费者长期是中老年男性。劲酒方面透露,过去两年劲酒新增了900万年轻用户(18岁至30岁),其中女性用户400万。
随后接力走红的是汾酒。
2024年10月,一位抖音用户拍摄了自制“桂花汾酒”的短视频,配方是“玻汾+干桂花+黄冰糖”,由于瓶中桂花的造型非常出片,视频迅速传开,引发了大量抖音用户模仿。
随后汾酒官方紧跟下场,发起了“买玻汾送桂花”活动,并与平台合作发起了“征集桂花汾酒调法”等话题挑战,接住了这一天降流量。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询注意到,过去一年来,#桂花汾酒话题在抖音平台已有5.3亿次播放。

汾酒是清香型白酒,与大部分白色烈酒一样,风味适合作为基酒。桂花汾酒走红后,出现了更多以玻汾为基酒的调酒配方。
这当中既有茉莉汾酒、话梅玻汾、蜜桃汾酒等思路类似的花果风味入门级配方,也有与劲酒类似的枸杞红枣汾酒、桂圆汾酒、茯苓白术汾酒等养生配方,主打调理身体、加强免疫力。
这与汾酒的历史不谋而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此前探访汾酒时就了解到,早在民国时汾酒就生产了不少面向外国人口感的露酒,如玫瑰汾酒、木瓜露酒、佛手露酒、白玉汾酒(紫油肉桂)等。此外还有自成一派的竹叶青,加入了各类中药材。而目前玫瑰汾酒、白玉汾酒等产品依然在售。

(汾酒很早就开始售卖花果调味的露酒)
酒业年轻化如何借力?
事实上,市面上各种加入其他原料的养生酒,应被称为“露酒”。
2021年出台的露酒“国标”指出,露酒是指“以黄酒、白酒为酒基,加入药食两用材料或特定原辅料,经浸提、复蒸馏等工艺制成的具有特定风格的饮料酒”。
按照官方名录,“食药两用”的材料,既包括桂花、菊花、橘皮、乌梅、桂圆、花椒、姜等常见的花、果、调味料,也包括葛根、人参、灵芝等普遍被认为有药用功效的食材。
中国酒业协会预测,到2027年功能性露酒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5%。
不过大众对露酒并不熟悉,市面上主流的还是保健酒、补酒、药酒等称呼,其概念模糊、边界不清,消费群体不断老化,很大程度上是依托于大众对中医药的认可。这也导致露酒行业仅有劲酒一家跻身酒业头部。
相较之下,如今年轻人自创的养生酒不仅爆火、还能带货,酒业能从中收获哪些启示?
首先是酒企及时反应、主动营销。
“姨妈神仙水”概念在小红书形成热度后,劲酒捕捉到这一趋势,从“熬夜回血”“补气血” 等角度与各平台博主合作,形成品牌新的营销方向,将劲酒的形象从“男性饭局酒”重塑为“女性微醺养生酒”。
此后劲酒更是开展系统化的女性向营销,包括妇女节前夕推出针对女性用户的“霞光粉”版本、发起劲酒调酒挑战、劲酒女孩话题,并借助时尚、美妆类KOL拓展女性圈层影响力。
(劲酒专门推出针对女性的粉色包装劲酒)
汾酒更是早早抓住了“桂花汾酒”的热度,除了一早官方下场投放流量外,现在更是把“桂花汾酒”做成了面向年轻人的核心营销IP之一。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汾酒与平台合作的“桂花汾酒节”,在抖音实现了超过15.2亿次曝光,对应的18~35岁年轻人占比超过72%。
总结下来,两家品牌完成了“用户自创现→社交传播→品牌响应→系统营销”完整链条,将流量转化为了业绩。
其次是,年轻人对酒的需求,早已从“拼烈度”转向“讲功效”。
当代年轻人普遍熬夜加班、独居生活的状态,带来了对缓解焦虑、弥补身心的需求。养生酒的出现,不仅弱化了酒精度和苦涩感,适配年轻人对“微醺不上头”的功能需求,加入的食补成分也迎合了年轻人追求养生的心理暗示。
“当我调出一杯好看又好喝,还感觉自己喝的是很健康的酒时,整个体验是非常治愈的。”李悦然对记者说。
这股热度以来,尤其是劲酒连续两年逆势大涨的表现,已经吸引了不少酒企加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注意到,在露酒赛道,光是2025年,就有劲牌、五粮液仙林生态酒业、汾酒竹叶青、古井贡酒、西凤酒、海南椰岛酒业、江小白等酒企推出新露酒产品;在白酒方面,小郎酒、牛栏山、沱牌酒等也开展了类似的调酒营销,如牛栏山的“牛碧桶”近几年夏天都有一定热度。
头部名酒当中,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汾酒都早已有专做露酒的子品牌,古井贡酒近年也提出了“轻养”概念,依托亳州“中华药都”的药材资源,今年推出了活力号、力量号、通透号、忘忧号4款养生酒,并在亳州推出了线下场景“轻养社”,整合即时养生饮品、健康轻食、文化白酒体验等功能。
但为什么其他白酒、保健酒产品,尚未享受到年轻人的热烈追捧?尤其是在今年这么多名酒纷纷推出低度白酒的情况下?
酒业评论人肖竹青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红标劲酒、玻汾双双热销,一个共同背景是当前“消费分级时代”消费者对极致性价比的追求。
价格成为不少年轻人消费决策的核心因素之一。
125ml装的红标劲酒,一瓶只要十几块钱,500ml的黄盖玻汾,一瓶只要五十块钱。有类似热度的牛栏山、小郎酒等,也都是几十块钱的大众光瓶酒。
而市面上专门针对年轻人的低度白酒、加入名贵药材的保健酒,多在数百块钱,定价、容量依然是基于传统酒类消费者的需求和购买力,并非从年轻消费者角度出发。因而要让年轻人愿意买单,难度不小,尤其在当前酒水消费价格普降的周期下。
换言之,只有真正从年轻人的需求出发,改变对既有产品、传统营销思维的路径依赖,顺应整体消费环境,酒企才可能真正在年轻化方面有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