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酒业产量统计降幅不一 谁更接近真相?

admin 阅读:59560 2024年03月31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文静 实习记者陈露 成都报道

深度|酒业产量统计降幅不一 谁更接近真相?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去年,白酒行业产量只有400多万千升了,从前年的600多万千升掉下来,行业到底怎么了?”在成都刚结束的全国糖酒会上,不少参会者忐忑不安。

深度|酒业产量统计降幅不一 谁更接近真相?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其实,酒商们嘴里的“白酒产量”并不准确,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口径,2023年1月-12月,规模以上企业白酒(折65度,商品量)产量449.2万千升,同比减少2.8%。按国家统计局官网解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并不是指整个白酒行业的所有企业。

但疑惑同样存在。也是国家统计局公布,2022年,规上白酒企业产量671.2万千升,同比下降5.6%。算下来,2023年的规上白酒企业产量同比下滑了33%,不是同比下滑2.8%。这到底怎么了?

“关于2023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规上白酒企业产量数据,很多人非常疑惑!”3月18日,酒业营销专家、盛初集团董事长王朝成在《酒业再平衡和酒业再选择》的主题演讲一开始就当众宣布,实践中各大名酒企业都不能出现去年30%以上的销量蒸发。

3月22日,在泸州举行的中国酒业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第六次(扩大)会议上,根据中酒协行业统计分析及测算,2023年,全国白酒行业实现总产量625万千升,同比下降5%。


中酒协在泸州首次公布的2023年酿酒行业数据 记者 文静/摄

这是近年来,中酒协在理事会会议首次采用行业统计,没有采用国家统计局的规上工业统计口径。行业数据降幅也缩小到个位数。

产量对大多数白酒从业者来说,异常敏感,尤其是降幅到底有多大?甚至直接关系到行业信心。因为从公布的数据来看,2023年,无论是规上企业口径还是行业数据,白酒产量都在降。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我国规上企业的白酒产量已连续7年同比下滑。

33%的规上企业降幅和5%的行业降幅到底哪个更接近企业真实情况?连日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别致电多个省市级酿酒工业协会、中国酒业协会和国家统计局,因统计方法和口径的不同很难加以比较。但可以肯定的是,产量并不是衡量行业景气度的唯一数据。从行业协会公布的白酒产业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以及国家统计局公布的餐饮收入、社零总额、固定资产投资等宏观数据,依然可以看到白酒行业的趋势和发展脉络。

糖酒会挑战统计局数据


糖酒会上的某论坛记者 文静/摄

“2016年和2017年,黄酒规上企业的年产业规模差不多都在200亿元左右,去年下降到只有80多亿元。这是统计口径不同造成的问题。”3月17日,全国糖酒会上,古越龙山(600059.SH)董事、副总经理柏宏在古越龙山新酒饮发展高峰论坛上说,国家统计部门公布的黄酒收入下降如此大,已经影响到行业信心。他认为,这和去年,统计部门把一部分作为料酒使用的黄酒分出去统计有关。现在纳入黄酒规上企业统计的,都只是纯饮用黄酒。

“黄酒行业的规模是在萎缩,但没有被白酒挤压得那么厉害。”柏宏说,光生产纯饮用黄酒的三家上市公司营收加起来也不少。

2016年,纳入到国家统计局范畴的规上黄酒生产企业112家,累计完成销售收入198亿元。2017年,规上黄酒生产企业完成销售收入196亿元。2023年,规上黄酒生产企业减少到81家,累计完成销售收入85亿元。

按统计局数据,7年后,不仅黄酒规上企业的营收已腰斩,白酒规上企业的产量也下跌。

“我知道去年1月-11月的数据是准确的,规上白酒企业的产量同比下滑了6%左右,1-12月突然下降30%还多。”3月18日,王朝成在微酒主办的论坛上当众质疑,如果统计口径没有重大变化,白酒产量里含有多少比例的原酒,调香白酒算不算产量?

盛初集团董事长王朝成质疑统计数据 记者 文静/摄

王朝成称,作为服务多年酒水行业的咨询机构,盛初集团于春节期间走访统计完的数据显示,估计全年规上白酒企业的产量同比下降7%,其销售额同比下降9%左右。

中国酒业协会第六届理事会(扩大)会议也没有像往年一样采纳国家统计局说法。根据中酒协行业统计分析及测算,2023年,全国黄酒生产企业数量约700家,完成销售收入210亿元。同期全国白酒行业实现总产量625万千升,同比下降5%。

“早在3月19日召开的全国酒协负责人座谈会议上,我们就知道中酒协会在泸州要公布行业数据。”3月26日,多家白酒生产大省的酒协负责人在电话里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均表示。

一场糖酒会下来,2023年的白酒产量至少有三组数据公开:一是国家统计局的规上白酒产量,二是中酒协的行业数据,三是咨询机构盛初集团的调研数据。相同的是,白酒产量继续往下走;不同的是,国家统计局对规上白酒企业的同比降幅超过三成,也是7年来规上白酒企业降幅最大的一次。中酒协提供的行业数据降幅最小,只有5%。

到底谁的数据更接近真相?

统计局数据方法论

价格倒挂、库存高企、消费紧缩,2023年白酒行业更加激烈的竞争态势让从业者迫切在糖酒会上想知道,白酒行业这个池子到底还有多大?

要揭开产量之谜,数据来源和统计方法至关重要。

3月27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致电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司综合处,对方称不能随便接受采访。她说,该局和有些协会一直有交流。由于统计口径不同,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和协会的数据有时差别很大。

先看统计局的数据来源。根据统计法,国家统计局实行工业统计报表制度。所有报表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负责组织实施,按照经营地在地原则,对辖区内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进行统计,结果由国家统计局定期发布。

工业统计报表中的生产量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并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实物数量,包括商品量和自用量两部分”。对“生产量”统计部门有详细规定,比如企业从外购进的工业品,未经本企业任何加工的,都不计入本企业产品生产量;原材料没有完全消耗掉加以回收、提浓,再供本企业自用的,都不计入产品生产量。因此,王朝成提出的原酒,对生产商品酒的企业而言不是产品产量。

再看统计方法。去年10月,有人在国家统计局网站留言,月度数据中白酒(折65度,商品量)指标是如何编制的,统计的范围包括哪些?是否仅仅统计了65度以上的白酒?

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司回答,为保证数据的可比性,对外发布的白酒产品产量数据口径一直是规上工业企业所生产白酒的折65度商品量。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国家统计局官网看到,白酒的计量单位由“吨”换算成“千升”,换算系数为0.89765。各种度数的白酒先根据统计局发布的《65度白酒标准量折算表》折算为65度的白酒,再除以换算系数得出产量,即:白酒折65度的容量(千升)=(现有白酒重量X折65度的系数)/0.89765。

糖酒会上不同度数的白酒 记者 文静/摄

除了折成65度的统计方式因普及不够,容易让外界“误解”,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经常遇到产量比上一年小,但同比增幅却上升或同比降幅不准的情况。比如国家统计局公布,2022年,规上白酒企业产量为671万千升。2023年,规上企业白酒(折65度,商品量)产量449万千升,同比减少2.8%。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计算的同比降幅却是33%,正是这一断崖式下跌的速度引发了行业担忧。

对此,国家统计局解释,目前,月度工业统计的范围是规上工业企业。但符合标准的企业每年有变化,有新进也有退出。如果简单的用两年实际统计的数据对比,存在口径不可比。因此,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工业指标同比速度,用的是当年的当期数除以当年上报的上年同期数。也就是说,上年的数据要报两次,上年报一次,当年再报一次。后一次的上年数据才是和当年当期数据的同比依据。

正是由于上年数据的非一致性,导致从多年来看,外界对规上工业企业的年产量同比数据出现多处“对不上”的错觉。

按照同比减少2.8%算出,2023年上报的上年同期数为462万千升。修正后的这一数据为何和上年统计的实际数据671万千升相差这么大?

值得注意的是,纳入统计口径的企业一直在减少。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白酒规上企业数量呈连续减少趋势。2020年规上白酒企业1040家,2021年965家,2022年963家。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门槛已长达13年没修订,虽然白酒、啤酒行业的大中型生产企业销售收入已逐年壮大。早在1998年,国家统计局将工业统计范围划分为规模以上和规模以下两部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1998-2006年,是指全部国有和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工业法人单位;2007-2010年,统计范围调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2011年开始至今,统计范围是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3月26日,有地方酒类管理协会负责人在电话里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除了退出的规上企业,还存在规上企业不上报的情况。他说,现在,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白酒生产企业只能算小厂,年营业收入几千万元、上亿元的白酒企业很多。“小厂”有的就靠卖散装白酒或原酒,一年卖两三千吨,平均一吨按2万元算,年营业收入四五千万元,填报工业统计报表后就要纳税。所以,这样的规上企业不一定被统计在内,这部分产量也没有进来。

全国人大代表朱虹曾提到旅游统计数据特别是在旅游人次、旅游收入等方面,由于不同部门执行不同的调查制度,导致发布的地方统计数据加起来大大超过了国家公布的统计数据,“鼻子大过了脸”,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同样,白酒产量统计这一行业关键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也对样本代表性、调查方法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除了规上企业减少,调香白酒新规执行是不是也影响了白酒规上企业的年产量?2022年6月1日,国家标准《白酒工业术语》实施、将调香白酒“调”出白酒归入配制酒。当年6月15日,由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团体标准《调香白酒》实施。按照新国标和团标,调香白酒在预包装产品上应明确标识产品类型。

对此,中酒协理事长宋书玉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标准明确规定,调香白酒是以固态法白酒、液态法白酒、固液法白酒或食用酒精为酒基,添加食品添加剂调配而成,具有白酒风格的配制酒。新规实施后,不少企业都加大了固态法白酒的产量。从全国来看,调香白酒占的产量比例非常小,对规上企业的白酒产量应该影响不大。

数据影响行业信心

得真实数据者,得天下。

对行业人士来说,数据可靠与否影响到信心,事关生存和发展。“天下”就是趋势。

在黄酒行业,国家统计局和中酒协行业统计的结果反映的趋势恰恰相反。中酒协根据行业统计,2023年,全国黄酒企业完成销售收入210亿元,同比增长2%。但统计局的数据显示黄酒销售规模是下降的趋势。

数据反映的趋势和企业真实情况是接近还是放大?着急的还有拥有大量企业会员的行业协会。连日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一一致电全国各省区市酒业协会,大部分都反映自下而上很难拿到真实数据。重庆市酒类管理协会秘书长高怀昌说,重庆没有上报数据给中酒协,因为小作坊太多,真正获得生产认证的白酒类企业有200多家,小作坊就有2000-3000家,无法统计。山东省白酒协会会长姜祖模表示,2023年,国家统计局和中酒协两个不同口径的白酒产量数据差距太大,什么原因不清楚。山东省的数据也拿不到。四川省酿酒协会秘书长刘俊升也表示,四川省白酒工业企业的数据统计也不在协会,但规上和规下企业统计更能反映行业现状。

在国家统计部门统计之外,河南酒协坐不住了。

我们行业最大的困惑就是不了解行业到底啥情况,只能大概,没有定量。”3月26日,河南省酒业协会长熊玉亮在电话里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河南到底一年卖多少酒?酒卖到哪儿了?谁也说不清楚。谁要问茅台酒一年在河南卖多少,我们只能说大概卖多少。

“就数据的问题我还给河南省统计局去过函,最后决定协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调查,尽量反映行业真实情况。”熊玉亮说。3月19日,河南省酒业协会发布了《2023年河南酒类行业市场发展报告》,全省白酒销售额全年实现668亿元,同比增长8%。从协会披露2017年至2022年河南省酒业的销售数据来看,总体呈上升趋势。

“河南不是酒类生产大省和强省,但是流通和消费强省,是全国主要的酒类消费市场。”熊玉亮说,和其他酒协不同,河南酒协从生产、流通、消费、老酒企业服务全覆盖,这也为协会从事市场调研提供了便利。该协会统计河南省重点工业企业的销量时,先从流通企业调查,再和生产企业比对。外省酒类品牌在河南的销量由当地经销商提供。但他表示,协会的调研依然有瑕疵,比如从外省窜货到河南的酒不少,就没法调查。

各种统计口径和统计方法背后,都是为了更加接近真实的企业现状,准确研判行业发展趋势。在数据来源上,除了统计部门从生产端统计产量,上市酒企通过年报披露产量数据,河南省酒协从销售端统计、生产端印证,产区政府公布产区白酒数据以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获悉,还有从工业企业上游供应链端获取数据,从而推算出白酒行业产量的做法。

2024年全国春季糖酒会上前来参展的酒商 实习记者陈露/摄

其实,除了大家紧盯的产量,酒业的其他经济指标也值得重视。

中国酒业协会根据行业统计,2023年,白酒行业完成销售收入7563亿元,同比增加近10%,实现利润总额2328亿元,同比增加近8%。“产量虽然继续下降,但行业整体销售收入和利润双双上升,说明中国白酒产业强集中、强分化的发展趋势明显,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中酒协在《2023年中国酿酒产业发展概况分析》中总结道。

宏观经济也是透视酒业趋势的一面镜子。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2月,零售餐饮收入的增速超过去年同期。烟酒类商品零售收入同比增长近14%,增速超过粮油、食品类,饮料,服装等商品。

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也是间接影响高端白酒消费的重要数据。1—2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超过2023年全年增速,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微增。

但值得注意的是,开年以来餐饮零售收入和去年的高位相比,增速仍处于低位;1-2月,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下降1.9%,居民消费力有所下降。国民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但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问题犹存。

“不管统计口径如何,2023年白酒产量同比下跌是共识。”盛初集团董事长王朝成在全国糖酒会上预测,2024年白酒销量可能还会跌,但幅度会放缓。白酒的销售增长趋势也会下降,因为零售价卖便宜了。白酒行业正在低位震荡,既看不到明显向上的趋势,也看不到大幅下滑迹象。 

搜索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