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中国经济增速预测 外资机构看好A股韧性

admin 阅读:56712 2025年04月11日

  维持中国经济增速预测 外资机构看好A股韧性 建议投资组合增加相关配置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扰动市场预期,外资机构如何判断中国市场?综合各大国际投行最新观点来看,在维持对中国202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预测的同时,多家外资机构均对A股市场的韧性充满信心。在外资机构看来:一方面,当前A股的估值与全球其他市场相比仍处于低位,较低的估值提供了下行保护;另一方面,由于A股与全球市场的相关性较低,A股是投资组合中分散风险的较佳选项。

  维持2025年中国GDP增速预测

维持中国经济增速预测 外资机构看好A股韧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市场普遍认为,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将拖累全球经济增长,并预期各国央行将对此作出反应。但目前为止,多家国际投行在最新报告中维持了对中国2025年GDP增速预测。

维持中国经济增速预测 外资机构看好A股韧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虽然出口端承压,但我们维持对中国2025年GDP增速的预测。”野村全球宏观研究主管及全球市场研究部联席主管苏博文表示。高盛日前在报告中同样维持对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测,并认为今年一季度的经济增速或超过预期。

  瑞士百达资产管理首席策略师卢伯乐称,尽管面临关税挑战,但当前中国处于物价稳定的环境。同时,中国财政空间充裕,为财政货币政策的出台提供了充足空间。

维持中国经济增速预测 外资机构看好A股韧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对于未来中国可能出台的支持措施,外资机构显示出了高度关注。苏博文认为,通过加快财政支出,一系列提振中国国内需求的措施有望出台。短期内,中国人民银行可能会通过增加债券购买(并增加流动性供应)来引导资金成本下降,然后会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对房地产行业的支持力度也有望增强。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建议,可出台更大力度的财政支持政策(包括消费补贴、育儿补贴、科技产业支持政策等),适时降准降息,并切实投入资金支持消费和股市。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发展理念转变、人口结构变化以及技术进步,中国的社会保障、劳动力教育和公共服务建设也在不断加强。通过推出生育补贴政策、完善低收入群体和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体系等措施,中国经济有望加快转型。”邢自强表示。

  A股有望展现更强韧性

  本周以来,在“对等关税”政策冲击下,全球资本市场巨震,主要风险资产均遭遇重挫。但短期冲击过后,外资机构判断,A股或展现出更强韧性。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王滢认为,短期内市场波动性仍将保持高位,全球范围内,A股市场更具韧性,应被视为对冲或分散风险的配置选项。她表示,A股投资者以个人为主,且受海外政策动态的影响较小,A股市场表现将比离岸市场更稳定。并且,A股与全球市场的相关性较低。因此,建议投资者在中国资产配置中加大在岸市场比重,或在全球投资组合中逐步增加A股配置。

  与此同时,4月7日以来“稳市组合拳”超出市场预期。48小时内,中央汇金公司等大机构大资金频频出手,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接连发声,“中国版平准基金”横空出世。

  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表示,市场的稳定需要大规模资金净流入的支持。从2025年全年的角度来看,除中央汇金公司等机构外,其他长线资金在监管部门的引导下也将持续稳定地进入A股市场。

  “放眼全球,当前沪深300指数的估值较MSCI新兴市场(剔除中国)指数有着12%的折价,低于21%的溢价这一历史平均水平。较低的估值水平使A股市场具有更高韧性。”孟磊说。

  寻找被市场低估的优质公司

  风格配置方面,由于短期市场波动仍存,孟磊建议投资者在“价值”和“成长”两者之间进行战术性再平衡,大盘股可能因其相对较高的防御性而跑赢市场。

  摩根资产管理认为,从政策面、资金面、投资者情绪等因素来看,当前A股市场基础不错,待风险集中释放后,市场有望重拾升势,依然看好中国资产的长期投资机会。短期震荡下,投资者可关注部分行业在风险规避下可能出现的错杀机会。具体包括部分下游利润率高、有较高的议价空间的行业,如锂电、高端消费电子等;产业逻辑下资本支出预期不受影响、需求难以证伪的新兴产业,如AI产业链、机器人等;银行、煤炭以及红利板块具备一定防御属性,或是平抑波动的较好选项。

  在摩根士丹利基金看来,短期投资者避险情绪预计会增强,部分高估值品种或受影响,A股市场的波动增大难以避免,但此阶段可能是寻找优质品种的绝佳时机。

  “过去几年,A股涌现了一批优秀公司。这类公司并非是依托行业的上升周期成长起来的,而是凭借着出色的管理能力或技术优势取得了快速的成长,盈利能力显著提升。除了科技领域,传统的消费和周期行业也不乏这种穿越品种,值得我们持续看好和重点关注。”摩根士丹利基金表示。

(责任编辑:张紫祎)
搜索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