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5年新建低空通信基站总投入预计超千亿元 低空智联网护航低空经济“飞得好”

admin 阅读:51317 2025年04月23日

到2035年新建低空通信基站总投入预计超千亿元 低空智联网护航低空经济“飞得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深圳市宝安区城市空中交通运营示范中心,亿航eVTOL航空器进行展示飞行。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到2035年新建低空通信基站总投入预计超千亿元 低空智联网护航低空经济“飞得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无人机“闪送”、低空游览观光、低空智能巡检……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低空智联网络的护航。记者注意到,多方正积极展开探索,适度超前布局低空智能网联等基础设施,加快5G/5G-A、北斗、卫星互联网等低空智能网联技术研发和建设应用。业内研究预计,到2035年,新建低空通信基站数量预计达到36万个,总投入预计超千亿元。

到2035年新建低空通信基站总投入预计超千亿元 低空智联网护航低空经济“飞得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北京延庆的通感监控平台上,一架无人机的飞行轨迹清晰可见,4K摄像头实时画面流畅回传。一张5G-A通感一体化网络,不仅稳定保障视频传输速率,还可以精准捕捉区域内每架无人机的三维轨迹。

  “就像给城市天空架设了专用通信走廊,既避免与地面用户争抢网络资源,又能确保低空设备稳定联网。”北京电信项目负责人赵怀民告诉记者,依靠创新的“时-频-空”三维协同感知算法,一个5G基站可同时追踪超过90个移动目标,定位精度达亚米级。通过双频组网,无人机在300米高度飞行时,网络传输时延降低至50毫秒以内,为低空飞行“看得见、飞得起、管得住”提供保障。

  在业界看来,低空智联网是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中国信通院研究显示,低空智联网借助于包括4G/5G通信、卫星互联网、北斗系统和雷达等监控系统的天地一体化基础设施,构建数字化低空运行环境,实现智能化空域设计和航路规划。

  “低空智联网作为低空经济发展的数字化底座,是空域开放和应用规模化的数字化保障,既保障低空航空器载人载物飞行活动的顺利进行,也确保空域开放后能高效监管和安全运营。”北京前沿未来科技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陆峰对记者表示,要优化基站布局,建设专用通信网络、完善导航设施,推动通感一体技术发展,促进应用创新。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正加快低空经济网络设施建设。《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提出,2025年“出台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适度超前研究布局低空智能网联等基础设施”等具体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表示,将持续提升5G和千兆光网“双千兆”网络覆盖广度;加快推进6G技术研发、标准制定、中试验证和产业落实,加强通信、感知、智能、计算等融合技术突破。

  地方也积极行动,明确下一步建设目标。例如,江苏将推动5G/5G-A、北斗、卫星互联网等低空智能网联技术研发,加快星地融合通信网络建设,推动“云—网—边—端”低空算力设施部署。大连将打造低空飞行航线全域连续覆盖智联网络,2025年在重点区域实现低空飞行航线的全域覆盖,落地智联网全覆盖航线50条以上;2026年将逐步实现市内热点飞行航线区域连续覆盖,市内低空飞行航线全域连续覆盖。

  瞄准低空经济新赛道,三大运营商等企业亦加快低空智联技术创新和网络建设布局。

  中国移动日前表示,其构建的数字能力底座覆盖低空航线42条,部署超过500个通感一体基站,打造高精度的定位网,服务13万架行业无人机。下一步将打造低空通信网、低空导航网、低空感知网“三张网”,充分发挥5G-A通感技术优势,探索多模态融合感知技术,建强低空信息基础设施。中国联通将进一步攻关超低时延、高精定位、密集感知等低空智联网和卫星互联网关键技术,推进空天地海一体创新。

  “低空智联网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投入,包括低空通信基站、感知设备、导航设施等。此外,低空智联网服务于低空物流、城市治理、空中交通等多种应用场景。这些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和规模化发展,将带动低空智联网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陆峰说。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我国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439.5万个。中国信通院研究认为,以目前5G-A基站数量和未来6G基站数量为基础,按照一定比例建设低空通信基站,到2035年,新建低空通信基站数量预计达到36万个,总投入预计达到1110亿元。(记者 郭倩)

【纠错】 【责任编辑:冉晓宁】
搜索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