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啤酒总裁赵春武:啤酒要由“大”变“小”

admin 阅读:46760 2025年08月22日

21世纪经济报道特约记者 文静

市场上,啤酒瓶子容量越来越小了,500毫升变成330毫升,再到250毫升,246毫升……

华润啤酒总裁赵春武:啤酒要由“大”变“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啤酒厂也在减少。8月19日,华润啤酒发布的半年报显示,在持续优化产能布局下,又有两家啤酒厂停运。

华润啤酒总裁赵春武:啤酒要由“大”变“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是啤酒市场越变越小了吗?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规上啤酒生产企业共销售1904万千升啤酒,同比下滑仅0.3%。近年来,啤酒消费市场的年销量均在1%以内波动,并没有明显缩小。

华润啤酒执行董事兼总裁赵春武在业绩说明会上  图源:文静

“做了30年的啤酒,以前靠一个大单品或者爆品就可以满足所有消费者。现在,靠数据就可以精准抓到消费者。我们和消费者之间,其实只隔了一张网。”华润啤酒执行董事兼总裁赵春武在当日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说,现在的啤酒行业,要学习从“大”变“小”的能力。

这里的“小”,指的是满足消费者小众、多元化和高端化需求的能力,以及在中国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把有着高忠诚度的地域小品牌重做一遍的能力。

营收和盈利超越百威亚太

华润啤酒依然很“大”。

从已发布的上半年啤酒上市公司财报显示,无论从营业收入、盈利还是销量来看,华润啤酒(00291.HK)稳居国内啤酒老大位置。上半年,华润啤酒实现综合营业额239亿元,同比增长0.8%,股东应占溢利为57.8亿元,同比增长23%。

在啤酒行业销量同比微降的大背景下,上半年,年产能近2000万千升体量的华润啤酒依然实现了2%的销量同比增长,接近650万千升。华润啤酒半年的销量,就相当于三个半重庆啤酒,两个半燕京啤酒。

更重要的是,今年上半年,华润啤酒的营收和盈利首次超过了百威亚太在整个亚洲市场的业绩。

百威亚太(01876.HK)半年报显示,该公司上半年在亚太地区实现收入3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24亿元,同比下降近6%,股东应占溢利折合人民币29亿多元,同比下降25%。

在中国市场业务不振,尤其是即饮渠道因餐饮持续疲软受到影响,是百威亚太上半年业绩同比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上半年,百威亚太在中国的营收和销量分别同比下降近10%和8%,远超我国啤酒行业同期的平均水平。

“传统餐饮、零售、商超KA卖场再加上夜店,是中国啤酒行业的四大传统渠道。”在华润啤酒干了20多年的赵春武说。

目前,百威亚太在中国的两大主力传统渠道均恢复缓慢。由此导致亚洲啤酒超高端之王——百威亚太和追赶中的华润啤酒在营收和盈利上的差距逐年缩小,今年上半年,华润啤酒首次超越。

除了百威亚太业绩下滑严重,从已发布的啤酒上市公司来看,上半年,燕京啤酒运营水平持续上升,尤其是净利润猛涨45%。重庆啤酒的净利润虽略有下滑,但总体保持稳定。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前几年,华润啤酒布局白酒板块。如今,白酒企业纷纷加码啤酒产业。

已公布的几家白酒上市公司业绩和预告却显示,上半年,洋河股份的净利润同比几乎腰斩,酒鬼酒的净利润同比降90%以上,华致酒行净利润同比下滑6成。

同样,华润啤酒的白酒板块主要倚重金沙酒业,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三成以上。无论是7.8亿元的白酒营收和还是下降到2亿元左右的白酒净利润,不到10%的公司占比都彰显着华润啤酒依然是一家啤酒企业。

华润啤酒的白酒路线图  图源:华润啤酒业绩说明会

为何“啤入白”转为“白入啤”?

对此,赵春武在记者提问时说,这说明啤酒行业依然具有吸引力,白酒行业日子更加困难。一是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政策下,啤酒甚至还增强了活力。“商务餐饮受影响较大,啤酒的餐饮消费主要是大排档、烧烤、龙虾店等大众餐饮。”他说。

二是在大数据等支持下,白酒企业进军啤酒的试错成本大大降低。赵春武称,在多元化需求时代,消费品企业都想跨行业和全方位满足消费者需求,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因为新零售的出现带来了消费者数据的归集,让消费者企业既可以迅速研发产品,又可以很快掉头转向。

小众时代来临

华润啤酒为何能超越竞争对手?

从赵春武的回答中,华润啤酒至少做对了“两件事”。

一是在坚持高端化不变的战略下,品牌从“大”到“小”。把昔日奏效的大单品变成多个畅销的“小单品”,尤其是消费者有着浓厚情结的区域啤酒品牌。

喜力的趋势变化就是例证。财报显示,2023年,喜力销量同比增速近60%,销量突破60万千升,但2024年至今,喜力销量同比增速降至20%左右。

啤酒靠一款爆品打天下终不长久,无论是国产品牌乌苏啤酒还是国际品牌喜力星银。“原来,换一个新品要花很长时间,还不知道消费者到底想要什么。现在靠数据抓取消费者,厂家不用去猜,消费者的个性化、多元化和小众化需求很快就可以在产品上体现。”赵春武说。

在业绩说明会上,远在内蒙古海拉尔市的一家年产4万吨的啤酒厂被赵春武提及。前不久,他亲自前往海拉尔华润啤酒厂考察,在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绝美风光里,蓝天白云已经印在了海拉尔啤酒的瓶身上。

“在海拉尔还有我们的国产麦芽酿造的啤酒垦十四、西湖边上的西湖啤酒、河南的奥克啤酒……这些区域品牌的啤酒价格都在次高端以上,连中档酒都很少,都是高利润产品。”赵春武说。

区域啤酒品牌的重新崛起除了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要,还和国潮下中国文化自信直接相关。上半年,华润啤酒的区域品牌中同比增速最快的是来自沈阳的复古瓶老雪,销量同比增长70%。“区域品牌并不一定只在区域卖,老雪已经真正走出了东北市场,正成为全国品牌。”赵春武说。

二是及时抓住即时零售为代表的新零售机会。

“餐饮为啥对啤酒的影响小了?还有一个原因是啤酒在餐饮消费的比重在降低。”赵春武说,华润啤酒的啤酒销量已从餐饮渠道占全渠道的50%下降到40%以下。

“如今60%都是零售。很多是消费者把啤酒买回家喝掉的!”他说,零售销量的上升,让华润啤酒早就注意到即时零售带来的潜在机会。与之相反,百威亚太却在以餐饮为主的即饮渠道上栽了“跟头”。

对于线上、线下以及即时零售代表的非现饮市场,目前嘉士伯和百威亚太也在积极布局。嘉士伯旗下的重庆啤酒上半年上市近30款新品,结合非现饮渠道的性价比推出了更多罐装产品;百威亚太也发现,在非即饮渠道,高端和超高端产品的销量和收入占比已超过中餐厅渠道的公司占比。

华润啤酒用了30年把“雪花”品牌做大,如今,如何借助新零售的手段,让品牌变得更多更“小”以顺应市场的变化?继原董事会主席侯孝海离职后,重任已经落在了赵春武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