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的"机器人总动员",让我们看见未来
admin
阅读:45011
2025年11月20日
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赛场上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除了运动员矫健的身影
一群特殊的"工作人员"
正悄然改变着我们对体育赛事的认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颁奖仪式上
人形机器人以毫米级的精准度
将奖牌稳稳递到颁奖嘉宾手边
11月14日,人形机器人在拳击男子92公斤级颁奖仪式上为颁奖嘉宾递上奖牌。
11月14日,人形机器人在拳击男子92公斤级颁奖仪式上为颁奖嘉宾递上奖牌。
11月14日,人形机器人在拳击男子92公斤级颁奖仪 式上手捧奖牌。 田径赛场上
机器狗迈着灵动的步伐奔向铁饼落点
完成了对赛事器材的高效回收
11月16日,机器人在田径男子十项全能铁饼比赛中运送铁饼。
11月15日,机器狗在田径项目女子标枪及格赛中运送标枪。
11月15日,机器狗在田径项目女子标枪及格赛中运送标枪。 火炬传递中
人形机器人作为首棒火炬手惊艳亮相
机器狗化身“吉祥物守护者”协助传递
11月2日,火炬手兰小军(左二)在火炬传递深圳站展示从机器狗上取出的本届全运会吉祥物玩偶。
11月2日,火炬手人形机器人“夸父”在深圳传递火炬。
11月2日,火炬手人形机器人“夸父”与王裕宁(左)在深圳站火炬传递中。 在本届全运会的赛场内外
机器人提供着类型多样的服务
成为了不可或缺的智慧伙伴
从暖场表演的搭档
到信息服务的助手
甚至千年礼乐的“乐手”
……
当科技创新与人文关怀深度交融
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届精彩纷呈的体育盛会
更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
人机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11月19日,人形机器人在深圳赛区分媒体中心为记者发放媒体包。
11月17日,在田径项目赛事开始前的暖场活动中,机器人和吉祥物喜洋洋在广东奥体中心体育场赛跑。
11月17日,在田径项目赛事开始前的暖场活动中,机器人和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在广东奥体中心体育场赛跑。
11月17日,在田径项目赛事开始前的暖场活动中,机器人和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在广东奥体中心体育场赛跑。
11月17日,在田径项目赛事开始前的暖场活动中,机器人和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在广东奥体中心体育场赛跑。
11月13日,参与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赛决赛赛前表演的机器人向现场观众招手互动。
11月13日,一名赛事技术官员在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赛决赛前同参与表演的机器人击掌合影。
11月13日, 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 和机器人在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赛决赛前表演。
11月13日,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和机器人在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赛决赛前表演。
11月9日,机器人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现场表演。
11月9日,机器人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现场表演。
11月9日,机器人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现场表演。 “可感、可知、可及”的科技
已融入本届全运会的方方面面
从自由视角到百米级的精准气象预报
从无人智驾出行到氢能共享单车
从AI眼镜到数字人志愿者……
这些无处不在的科技力量
全方位、多维度地构建起
“科技赋能体育”的全运范式
滴滴自动驾驶在十五运会期间围绕广州的体育场馆和媒体中心等重点场所提供自动驾驶出行服务 。
11月15日,深圳警方在场馆附近使用“电子狼”警用巡逻机器人。
这是11月15日在广东珠海横琴网球中心拍摄的智能电动升降裁判椅。
11月15日, 全运会历史上首个跨境马拉松赛事开赛前 ,参赛选手在深圳湾口岸前置查验区完成查验手续。 本次赛事通过智慧管理体系,实现了无感通关。
11月8日, 全运会历史上首次举办的跨境 公路自行车男子个人赛决赛开赛 , 这是 当日拍摄的通关手环。 一次次别开生面的科技互动
不断展现着中国智造的实力
也成为粤港澳三地
科技联结的生动写照
这是2024年7月8日在东莞拍摄的中国散裂中子源(无人机照片)。在粤港澳大湾区多地,一系列在建和已启用的大科学装置集群效应初现,助力大湾区加速迈向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这是2024年11月14日拍摄的江门中微子实验探测器内部。
2025年1月10日,科研人员在广东东莞阿秒科学中心实验室调试应用于先进阿秒激光设施的高性能激光器。设施建成后,将为物理、化学、材料、信息、生物医学等多学科前沿基础研究和产业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这是2024年11月15日,在深圳举行的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观众体验深圳睿研智能控制有限公司展示的一款灵巧手。近年来,从基础零部件到整体系统的智能集成,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多个赛道正在大湾区蓬勃发展。
这是2025年4月16日在深圳市宝安区城市空中交通运营示范中心拍摄的亿航eVTOL航空器进行展示飞行。
2025年4月23日,在深圳优必选科技展厅内,商用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C向观众挥手致意。 “科技+体育”正加速成为
城市发展的新引擎
湾区协同的新纽带
这次“科技全运”的“惊艳绽放”
彰显了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的澎湃活力
更开启了产业赋能、民生提质的美好序章
通过这场“机器人总动员”
我们见证的
不仅是科技与体育的深度融合
更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记者:邓华、毛思倩、梁旭、李贺、李一博、杨冠宇、胡虎虎、彭奕凯、江汉、黄伟、周牧、连振、吴鲁、颜麟蕴、薛宇舸、雒圆
编辑:那宇奇、胡星宇
海报:刘茜
【纠错】
【责任编辑:陈听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