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长三角外贸总额超12万亿,安徽增速超15%领跑

admin 阅读:49735 2025年10月28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柳宁馨 实习生蒋瑛芙 杭州报道

近日,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的外贸数据已全部公布。前三季度,长三角地区进出口12.62万亿元,同比增长6.6%,占我国同期进出口总值的37.6%,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前三季度长三角外贸总额超12万亿,安徽增速超15%领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各地海关数据,前三季度,从进出口增速看,安徽以15.7%领跑,江苏、浙江分别为6.4%、6.2%,上海为5.4%。同期,江苏、浙江、上海、安徽进出口总额分别为4.38万亿元、4.17万亿元、3.34万亿元、7262.5亿元。 

(数据来源:各省份统计局,整理:蒋瑛芙)

今年以来,贸易形势复杂、需求结构分化,长三角地区外贸始终保持韧性,出口增速保持稳健。进一步分析长三角进出口数据的结构,可以发现,多元市场、民营经济、新质产品成为重点支撑因素。当前,长三角也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上海、浙江等相继出台政策,为民营企业“走出去”提供制度保障、系统服务。

江苏、浙江外贸规模再创新高

江苏、浙江这两个外贸大省,在前三季度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历史新高。

前三季度,江苏省进出口总值4.38万亿元,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6.4%,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3%。其中,出口2.92万亿元,增长10.4%;进口1.46万亿元,下降0.7%。

对浙江而言,不仅外贸进出口总额在前三季度站上4万亿元新台阶,进口、出口也分别站上3万亿元、1万亿元台阶,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前三季度,浙江进出口总值4.17万亿元,同比增长6.2%,出口总值3.16万亿元,增长8.3%;进口总值1.01万亿元,增长0.2%。

安徽是一匹“黑马”,在前三季度跑出进出口15.7%的增速,领跑长三角,排在全国第五,实现连续11个季度正增长。

前三季度,安徽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726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7%。其中,出口4867.4亿元,增长15.9%;进口2395.1亿元,增长15.3%。

上海的外贸规模和增速正在逐季向好。前三季度,上海市实现进出口3.34万亿元,同比增长5.4%,增速较前8个月加快0.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48万亿元,增长11.3%;进口1.86万亿元,增长1.1%。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等新兴市场,为长三角稳外贸提供多元市场的缓冲,占比也逐渐提升。

例如,前三季度,江苏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2.19万亿元,增长12.3%,拉动全省进出口增速5.9个百分点,占比为50.1%。

前三季度,浙江对欧盟出口增长10.4%,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长16.8%;对中东、拉美、非洲出口分别增长13.4%、11.0%、14.5%。同期,浙江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1.75万亿元,增长13.5%,占全省出口总值的55.5%。

上海前三季度对东盟、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分别进出口增长12.5%、22.9%、32.5%。此外,对印度、墨西哥分别进出口增长33%、17.4%,市场多元化策略成效凸显。

前三季度,安徽与欧盟贸易增长19.1%,与东盟贸易增长39.8%。同期,安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增长16%,占54%。

体系化支持民企出海

从贸易主体来看,民营经济正成为推动长三角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

民营企业已成为拉动上海外贸增长的核心主体。前三季度,上海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达1.32万亿元,同比增长27.1%,其进出口规模占全市外贸比重39.5%,显示出持续扩大的市场活力。

同样,浙江、江苏和安徽的民营企业也支撑起区域外贸的主干。

前三季度,浙江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超过12万家,其中民营企业11.2万家,进出口值占全省比重82%;江苏民营企业进出口1.94万亿元,占全省比重44%;安徽民营企业进出口3718.2亿元,占全省比重51.2%。

从出口产品看,长三角地区的外贸企业也在积极转型,成为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在上海,产业升级步伐显著加快,高端制造业动能充沛,外贸结构持续优化。前三季度,上海绿色航运装备液货船出口206.3亿元,大幅增长 82.7%,“新三样”产品出口1121.7亿元,其中锂电池出口321.5亿元、增长20.7%,展现出高技术制造业在出口端的持续拉动效应。

前三季度,浙江“新三样”出口总额963.8亿元、同比增长19.7%。其中,电动汽车、锂电池出口分别增长超80%和30%。

江苏外贸结构稳步升级,机电产品出口拉动作用显著。前三季度,江苏机电产品出口2.04万亿元,拉动全省出口增长8.7个百分点,占出口总值69.8%。

安徽则延续高速增长态势,产业承接和转型成果明显。前三季度,安徽机电产品出口3510.4亿元,占全省出口总值72.1%。汽车(含底盘)出口80.2万辆,出口量保持全国第一,“新三样”产品出口634亿元、增长71.9%,体现出高速增长态势。

民营企业已成为长三角地区稳增长、促创新的关键力量。为进一步夯实民营经济发展基础,各地正加快出台政策支持体系,特别是助力民营企业更好“走出去”。

《上海市民营经济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10月20日正式实施。《条例》提出,要健全海外综合服务体系,支持民营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实现物流与关务全流程电子化;优化跨境金融服务,畅通支付结算渠道,为民营企业“走出去”提供制度保障。

在浙江,《加快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若干举措》于8月18日起正式施行,聚焦企业出海全链条各环节的痛点难点,着力构建覆盖事前、事中、事后的系统性服务体系,以“服务最优、成本最低、效率最高”为原则,推进浙江省企业对外投资和海外经营提质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