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行业一季度“开门红” 头部厂商以技术升级争夺增量市场

admin 阅读:69488 2025年04月30日

4月29日,TCL科技和京东方都交出了亮眼的一季报。

面板行业一季度“开门红” 头部厂商以技术升级争夺增量市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2025年一季度,TCL科技实现营业收入401亿元,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大增322%。增长主要由面板业务推动,与之相关的半导体显示板块营收275亿元,同比增长18%,净利润23.3亿元,同比增长329%。

再看京东方,今年一季度营业收入达506亿元,同比增长10.27%,归母净利润达16.1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4.06%。同时,扣非净利润达13.52亿元,同比增长126.56%。

此外,深天马在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3.12亿元,同比增长7.25%;净利润9640.89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多家面板企业的数据显示,面板行业一季度“开门红”,产业保持暖意。各家的财报中都提到了供应端按需生产,需求端国补政策红利、结构性增长等因素。

谈及面板业绩增长,Omdia高级首席分析师Robin Wu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主要受电视面板价格上升影响。同时,去年8月开始的以旧换新加速大尺寸化电视面板渗透,提升面板厂平均稼动率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不过进入二季度,随着外部贸易环境变化,面板行业承压。多位业内分析师预计,终端需求或将下降,但厂商们已经通过弹性生产、产能调配、多元化布局等动作来有序应对。

一季度持续回暖

从行业基本面来看,2024年度,显示行业供给侧格局持续优化,需求侧的大尺寸化和AI应用开拓驱动面板需求及附加值增长,行业供需关系进一步改善,主流产品价格整体提升。

到了今年一季度,行业向好格局延续,大尺寸化趋势和国补政策推动需求面积不断增长,行业稼动率与主流产品价格好于2024年同期。

因此从去年以来,面板行业在逐步止跌回升,龙头企业的业绩增长也体现了这一趋势。

2024年到2025年一季度,TCL科技显示业务增长强劲。根据公告,2024年度TCL科技半导体显示业务全年营收创下历史新高至1043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净利润62.3亿元,较2023年增长62.4亿元。2025年一季度,则是营收及净利润均创三年以来单季度新高。

各个业务线都有成长,截至一季度末,TCL华星电视面板出货量稳居全球前二,其中55英寸、65英寸和75英寸产品市占率位居全球第一;显示器面板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二,电竞显示器市场份额稳居全球第一;小尺寸方面,LTPO高端产品占比持续提升,柔性OLED手机面板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四。

另一家面板行业龙头京东方的业绩也在上升。此前发布的2024年年报显示,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983.81亿元,同比增长13.66%;归母净利润53.23亿元,同比增长108.97%。

其中,半导体显示业务方面,京东方LCD整体及五大主流应用产品出货量、出货面积继续稳居全球第一,车载、零售、医疗、IoT等创新市场保持全球领先。柔性OLED出货量稳步增长,全年出货近1.4亿片。

接下来,一季度的热度能否保持?

京东方高管在近期的电话会议中指出,根据咨询机构数据及分析,得益于良好的终端需求,LCD TV主流尺寸面板价格自2025年1月起全面上涨并延续至3月;进入二季度,国际贸易环境发生变化,“以旧换新”等政策边际效益递减,LCD TV面板采购需求预计逐步降温,产品价格保持稳定。LCD IT方面,MNT面板价格有望保持温和上涨态势,NB面板价格整体保持稳定。

谈及目前LCD行业稼动率情况,京东方高管表示,2025年一季度,行业平均稼动率逐步提升,并持续保持在80%以上。进入二季度,随着行业需求的回落,预计面板厂将灵活调整产线稼动率,并坚持“按需生产”。

厂商多面布局

目前从全球面板产能看,中国市场是核心供应基地。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计,今年京东方、TCL华星、惠科三大液晶面板厂在全球液晶面板供应市场的占有率将提升至66%。

LCD的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国市场,OLED领域中国厂商也在加速追赶。与此同时,面板厂商也在产业链上进行多元布局,来应对内外部挑战。

一方面,企业正在积极应对市场不确定性的影响。

Robin Wu告诉记者,目前来看,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主要在两方面,一是将需求前置到一、二季度,可能导致下半年需求疲软;二是可能导致整个北美市场消费需求疲软,进而使全球电视市场需求受到冲击。即使在以旧换新促消费的刺激之下,终端需求下降的压力仍然不小,电视面板价格有下行压力。

不过厂商们已经有所应对,尤其是TCL科技和京东方等头部企业,在全球都有着广泛的布局。事实上,对于面板而言,基本不是直接对美出口。但是需求抑制也将传导至上游,所以厂商们也强调,根据需求来调节产线稼动率。

另一方面,面板厂商通过加快技术布局、扩大增量市场等措施,来增厚竞争壁垒、提升抗风险能力。

比如,TCL科技于近期完成了对LGD广州面板与模组厂的收购,标的资产于今年二季度起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预计对公司二季度及全年带来营收及利润的增量贡献。

同时,TCL科技积极完善前沿技术布局,半导体显示业务领域,加快MLED的创新研发,推动印刷OLED顺利实现量产,其首款产品为21.6英寸印刷OLED医疗专业显示器,此前已正式交付客户。从全球看,这也是TCL科技将一项全新的技术带入到商业化阶段。

京东方同样在OLED、MLED(包含Mini LED、Micro LED)业务上加大投入,并且推动“屏之物联”战略拓展,从而拓展更多应用市场。

其中,去年京东方柔性AMOLED出货量约1.4亿片,但受市场环境竞争及短期折旧压力影响,盈利能力有待持续提升。2025年,京东方计划要完成1.7亿片柔性AMOLED出货目标。

京东方高管表示,供需方面,行业面板厂商坚持“按需生产”的经营策略,根据市场需求,弹性调节产线稼动率。在此基础上,需求端库存实现加速去化,产业库存趋近健康标准,行业需求回归正常节奏。

同时,随着低端落后产能的清退,行业格局实现重塑,行业从过去的“规模和市场份额”竞争逐渐转向高盈利应用、高附加值产品、高端技术及高价值品牌“四高”领域,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未来,随着国内内需的不断提振、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以及行业格局的不断优化,中国将成为确定性市场,能够以较高的确定性对冲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

搜索
排行榜